曹操帶著五百餘人,趕著兩百輛大車,南下黎陽,他要在那過黃河去陳留。

兩百輛大車有一百五十輛裝的是銅錢,兩千萬五銖錢。

銅錢很重,八十個錢就是一斤,兩千萬錢就是二十五萬斤。

老曹即是個無賴,又是個講究人。他無賴的用劉襄的錢買劉襄的東西,講究的是,他用翻了一倍的價格購買兵器,那些武器,即便是新的,也就值五百萬錢,老曹留下了一千萬。

在聽到送給他的回答之後,仍然堅持付錢。

且一句都沒提戰馬的事情。

貪而有度,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劉襄又送了他兩百輛輜車和兩百匹上好的馱馬,能給斥候代步的馱馬,這些,價值不下五百萬錢。

其實還有個問題,他一直沒有問出口,兗州連五千人的裝備都餘不出來了嗎?

他們到底招募了幾萬人,才如此的缺乏兵刃?

兗州這一路的聯軍快要準備好了,就是不知道豫州是個什麼情況,而將要去徐州琅琊郡上任袁紹,又會和徐州刺史陶謙,發生怎樣的故事?

陶恭祖可不是溫厚純篤的老實人,先後跟隨皇甫嵩、張溫征討叛軍,去年任職徐州刺史,今年年初就把黃巾軍趕出了治下的地盤。

他和韓馥可不一樣,性子沒那麼懦弱,也不是袁氏的門生故吏,歷史上也沒參與討伐董卓。

而袁紹此番去琅琊,袁家花費了不小的力氣,硬生生的把琅琊國除國,改成了郡。

琅琊國是光武帝劉秀之子劉京的封地,已經立國一百五十多年了,下轄十三縣,地域廣大,賦稅甚高,宮殿華麗,都城堅固。

位於山東半島的南部丘陵地帶,是徐州的北方屏障。東面臨海,北上可截斷半島,奪取青州大部,西進可入兗州,南下可攻佔徐州平原,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琅琊既有心向袁氏的世家大族,又有陶謙佈置在那裡的軍隊,由臧霸、孫觀領兵,這兩位的出身都不高,怕是跟袁紹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一番爭鬥是避免不了的。

袁本初這人吧,屬於逆境總有神操作,但順境又浪又菜的主。

可惜不能近距離吃瓜圍觀,就算派出探子,隔著個兗州,也難以及時的傳回訊息,細節更是不要想了。

遺憾!

送別曹操之後,回城的路上胡思亂想了一陣,但也只能想想,關東士族聯軍自己是不會去招惹的,主要是打不過、耗不起,安安穩穩的守著黃河防線看戲,老老實實的等到明年秋收,那時候才有糧食搞事情。

先守好治下九百多萬人口,七十萬頃田地,最為重要,這是自己騰飛的基礎。

剛回到署衙就接到了一個好訊息,磁石山找到了。

劉襄倒不是想要吸鐵石,他想確定磁州的位置。

主要是眼饞磁州窯。

就像眼饞邢窯一樣。

這可都是歷史上數得著的瓷器產地。

他知道這兩個地方有高品質的陶瓷土,但具體礦脈不清楚,所以早就命人探查了。

邢臺的位置在東漢的襄國縣附近,屬趙國境內。磁州在粱期縣和鄴縣之間,因磁石山而得名,在魏郡境內。

他要尋找瓷土礦,然後就近築城燒瓷器。

這幾年,幽州白瓷受大漢權貴追捧,價格昂貴,但漁陽沒有品質高的陶瓷土,燒瓷器的時候選料極其繁瑣,得事先揀選,過多遍篩子,然後再跟淘米一樣水洗。

而且品相好的不多,產量極低,都不能用物以稀為貴來形容了,這是聽說過沒見過的程度,飢餓營銷也沒有這麼餓的,太耽誤賺錢了。

邢窯瓷土礦沒有明顯的地標,所以磁州先找到了。

在粱期縣東南,鄴縣西北的滏水上游,位於太行山中。

“瓷土脈應該在磁石山東方,加派人手儘快探查,調一萬苦役過去,在礦脈附近的山谷築城建窯,小型城塞封住谷口便可,水泥窯、石灰窯一起建,工匠、力役安排在城中居住,派一千兵卒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