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溫滿嘴是血,暈過去又疼醒,醒過來又疼暈,搖搖晃晃,卻始終不倒。

憑藉著意志,站立於城垣之上。

拔矢啖睛的勇烈,敵我兩軍,盡被震懾。

安平軍的投石機都停了,大家都想湊上來,看看這猛人長得什麼樣子。

至於被嚇得兵無戰心,失魂落魄什麼的,那是不存在的,安平軍沒有新兵,都是在戰場上打滾了好幾年的廝殺漢,你吃個自己的眼睛,他們佩服你是個狠人,但想用這事嚇死他們?

不可能的。

影響最大的是鄴縣的守軍,同仇敵愾,士氣暴漲,嗷嗷叫的要出城報仇。

曹性在城下看得目瞪口呆,自己射的是個什麼妖怪?

劉襄在遠處目睹了整個過程,曹性冒險狙擊,厲溫拔矢啖睛,當真是精彩絕倫的戰爭大戲。

“傳令,鳴金,各部交替掩護,退軍回營。”

現在敵軍銳氣正盛,不可直面其鋒。

他不介意成全厲溫的美名。

說不定史書上還會記上一筆今天的故事:曹性突放冷箭,厲太守拔矢啖睛,敵軍懼其勇烈,退避三舍,不敢言戰。

可惜,現實不是歷史故事,受傷了就得養傷,說不定還會死,而一時的情緒,總會回落,更加無法克服嚴寒的氣候,該凍死的還得凍死。

“修整三天,待敵軍洩了激憤之氣,繼續攻城。”

劉襄帶隊回營,敵軍並未開城追擊,主將受傷,群龍無首,其餘將校怕止不住混亂,給敵人反捲入城的機會。

經過幾日佯攻,他已經摸清了守軍人數,大概在萬人左右,這幾天一番折騰,凍傷凍病的不少,已經有了大規模減員的苗頭,再來幾次,士氣就要崩潰了。

城中的世家大族沒有派出私兵,不知是厲溫有別的安排,還是他們打著逃跑的念頭。

無所謂了,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會幫助自己消減守軍的人數,至少還會持續二十天的嚴寒,足夠自己慢慢炮製他們。

這兩天還接到了幾個好訊息。

周倉聯絡到了幾股打著黃巾旗幟的農民起義軍,不得不說,黑山軍這幾年聲勢很大,他在黃巾軍的聲望也很高,那幾支起義軍直接就投身了。

攏共有三萬多人,青壯五、六千,現在正在冀州清河國和青州平原郡交界的地方整編。

來信請示,開春之後是回軍清河還是東進青州。

清河國在魏郡的東北,再向東是青州平原郡,自清河北上是安定郡,東北是河間國和渤海郡。

說實話,劉襄沒弄明白周倉為什麼跑這麼遠,魏郡沒有黃巾嗎?為什麼要橫穿兩郡,跑到青州邊界去?

六百里啊,周倉怎麼這麼能跑?是自己的命令沒說清楚,還是這個臉黑的傢伙一路都沒碰到起義軍?

但事已至此,總不能把他叫回來。

只好迴文,命其開春之後繼續聯絡黃巾,壯大力量,不要著急攻城佔地盤。

就他那點兵力,怎麼可能拿得下清河國,更別說去青州搶地盤了。

與周倉的出乎預料不同,閻柔的戰報就非常簡單明瞭,度遼營和後軍,步騎一萬沿長城西進,已經全據定襄郡,大軍正在黃河岸邊的桐過縣越冬,開春之後便會沿黃河北上,攻取雲中郡。

劉襄發文,開春之後,命張郃調兵一萬歸於閻柔節制,進攻雲中、五原,奪回河套地區。

幷州軍團分兵一萬接管天井關,命令駐守天井關的冀州軍團五千兵卒,匯合駐守黑山的五千人,東進黎陽。

黎陽是魏郡最南邊的一個縣,位於黃河北岸。

劉襄沒去過黎陽,但他跟那個地方也算是有淵源。

漁陽營其實原本叫做黎陽營,起初駐紮在黎陽。光武帝的時候設立,選幽州精銳突騎一千,立營黎陽縣,因此得名,屬禁軍編制,為洛陽屏障,亦可支援北疆戰事。

後來,漢章帝的時候,北疆動盪,黎陽營就被調到上谷、漁陽一線駐防,再後來就常駐漁陽了,久而久之,黎陽營就被叫成了漁陽營。

這事,他也是後來才知道的。自己當初莫名其妙的就拐到了禁軍四大營之一,真他喵的運氣。

老天爸爸果然愛我!

劉襄心情愉悅,鄴縣城裡卻是一片愁雲慘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