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的命運早已註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伐大軍兵臨陰山,斥候探查各處,發現鮮卑拓跋部並未受到天花的荼毒。
這是個好訊息,也是個壞訊息。
好訊息是瘟疫暫時不會影響大漢北疆,壞訊息是需要跟拓跋鮮卑硬碰硬的幹一架。
說實話,鮮卑各部之中,拓跋部是對漢人威脅最大的一部。
歷史上,他們在魏晉之時崛起,五胡亂華之時壯大,最後統一北方,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的廣大領域。隋、唐建國者楊、李二家,都是拓跋鮮卑和漢人聯姻的後裔。
這個佔據了匈奴故地,和匈奴人聯姻,由本族十家和七十五部外姓組成的部落聯盟,劉襄打定主意,要將他們連根拔起!
看著聚集了四萬騎卒,與漢軍對峙,要求談判的拓跋力微。
劉襄心中忌憚不已。
若是沒記錯的話,自己起兵造反的那一年,也是此人成為部族首領之時,都是十幾歲成名,都是年近三十,都是不肯屈居人下的性子。
拓跋鮮卑崛起的根基,就是此人奠定的。
談一談也好。
「命其卸甲除兵,前來朝見。」劉襄不可能自降身份,跟一個胡人部族首領平等相談。
那不叫平易近人,那隻會有損大漢威嚴。禮賢下士什麼的,只能用於面對個體,不能用作勢力外交。
拓跋力微主動提出談判,只要不是過於折辱,他就一定會來。
大漢皇帝給了一個胡人部族首領朝見的機會,這算折辱嗎?
當然不算,這反而能算是恩榮,很多人想朝見皇帝還見不著呢。像拓跋力微這樣的部落首領,頂多相當於大漢上縣的縣令,所以他喜滋滋的就來了。
至少表面上是一副獲得恩寵的高興樣子。
「化外野民拓跋力微,拜見大皇帝陛下。」
「平身,賜座。」劉襄看著執禮甚恭的拓跋力微,心裡的忌憚更深了。
能屈能伸,且不懼危險的人,萬萬不能小視。
「謝陛下。」拓跋力微起身落座,恭敬的說道:「下民不知大漢天兵至此,正帶著族人巡視草場準備過冬,衝撞了陛下,還望大皇帝陛下不要怪罪。」
甭管這話是不是假得離譜,他都得說,反正他是在巡視草場,絕對沒有跟漢軍對抗的意思。
至於兩軍對峙,那都是誤會!
「朕南征北戰十餘年,漠北、西域、南疆皆平。」劉襄臉上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輕描淡寫的說道:「四萬青壯而已,算不上衝撞。」
話裡話外滿是瞧不上鮮卑人的意思。
拓跋力微不但不生氣,反而心中竊喜,漢人越輕視他越好,越輕視,越不在意,他的生存空間也就越大。
「陛下的心胸像草原一樣遼闊,如我等這般的化外野民,也能沐浴陛下的恩澤。」他毫不吝嗇讚美之詞,姿態也放的很低,意圖麻痺漢人皇帝。
「行了,閒話到此為止吧。說一說你想要什麼?朕不妨跟你直說,鮮卑王廷和東西兩部皆平,草場、牛羊予取予求,只要朕一聲令下,推你成為整個草原最尊貴的人也不在話下。
那麼,跟朕說說,你到底想要什麼?」劉襄就差明說了,只要投降,就能推他成為鮮卑王。
這話,誘惑不小,拓跋力微嚥了口口水,頂住了王位的誘惑,他心中清楚,漢軍北伐草原,可不是給拓跋部打仗的。
恭恭敬敬的回話:「下民沒有那麼大的出息,只想讓族人有口飯吃,不被凍餓而死,要是能再多生幾個崽子,也就心滿意足了。」
「能為族人著想,你是個好首領。這樣吧,朕給你指條明路,草原太混亂了,這不好,朕想要像遼東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