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可逃的憋屈讓人抓狂。

但跟宇文部和解,讓他覺得更憋屈,宇文部的那幫匈奴人蠻橫的來搶自己的草場,自己帶人打回去,有什麼不對嗎?

「哼!」他悶哼一聲,忍住了嘴邊的狠話,現在不是發洩怒氣的時候。

「一個多月以前,你們不招呼一聲就跑,差點害死我。現在又說一致對付漢人,漢人是今天才到的嗎?你們的話我可信不過。」宇文部的首領叫做宇文莫那,名義上來說,他才是東部鮮卑的首領,因為他是檀石槐大王親封的東鮮卑大人。

只是宇文部大多是匈奴遺民,為了躲避漢軍鋒芒,從陰山那邊東進,加入了鮮卑的部落聯盟,一向不被人待見,也沒人聽他的。

至於和慕容部的草場糾紛,那就說來話長了。東進之後,宇文部找了處無人的草場放牧,慕容部北逃而來,非說那是他們的祖地。

不揍他能行?

還你們家的祖地,地裡挖出來的骨頭是你祖宗?那是我昨天啃的羊排!

宇文莫那嗤之以鼻,誰信你們的話誰是傻子,部族受人排擠,日子不好過,族人越來越少,也越來越衰敗,自己這個東鮮卑大人越發的艱難。

他不敢露出一絲一毫的軟弱,否則,部族肯定被別人吃得渣子都不剩。

至於聯合的事情,他當然不會反對,聯盟還有一線生機,分散必死無疑,但不能拿自己當傻子。

「如果你們願意頂在前面,我才能相信你們的誠意。」

「可以。」

三人計議已定,盡起族中男丁,凡是能動彈的男人都強徵上陣,一共湊了四萬多人,要與漢軍決戰。

可漢人不聲不響的就退兵了。

追還是不追?這是個難題。

追上去不一定打得過,女人、孩子還有牛羊,容易被偷襲。

不追又不甘心。

散了之後,又怕漢軍回返。這次能聯合,下次可不一定,血仇不是那麼容易忘記的。

三人愁得直撓頭,一時半會難以做出決斷。

北伐軍這邊的意見也不是很統一,崔奕覺得征伐草原最難的就是尋找胡人的主力,這會敵人已經聚集了兵力,正是與其決戰的大好時機。

這樣的戰機,皇上不可能發現不了,疑惑的問道:「陛下為何不與敵決戰?他們要是跑了可怎麼辦?」

以孫策為首的少壯派也紛紛求戰:「陛下,我等願為先鋒,催敵破陣,斬殺胡酋!」

劉襄笑了,以往漢軍北伐,步卒眾多,補給線漫長,後勤壓力極大,當然要尋找決戰之機,速戰速決。

可這次不同,北伐大軍全員騎兵,每個騎卒五匹馬,還驅趕著大量的牛羊,對補給線的依賴很低,比胡人還胡人。

為什麼還要墨守成規呢?

那些鮮卑人未必跑得過我軍。

最重要的是,天花的疫情比自己預估的要低,鮮卑人的力氣還沒耗盡。

「敵軍越是聚集,瘟疫爆發得越是強烈,不妨等一等,等他們流乾了血,再去收拾殘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