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眠龍病虎臥於王廷之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紳是禁軍的隨軍醫者,正仔細的擦拭著牛痘皰疹周邊的面板,做著清潔的工作,他三十年來頭一次這麼小心翼翼。
因為陛下說了,每一個皰疹都不能隨意破壞,這是北伐大軍的性命。事關兩萬多將士的生死,容不得絲毫的錯漏。
他的手很穩,鹽水清創也是做熟了的,全程一個皰疹都沒破壞。
劉襄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非常的滿意。
待到為病牛清潔完畢,醫者開始用火烘烤銀針和刀具,然後放到濃鹽水中消毒,他環視四周,對觀望的眾人解釋道:
「虜瘡,劇毒也,染之則發熱、遍身起膿瘡,十人九死。牛痘亦有毒,染之手臉起皰疹,症狀相似卻不致命。
二者相類卻又不同,見面即攻伐不休。
兩者在人體內攻伐,毒性便會降低,病情便會減弱。」
他看著麾下計程車卒,高聲詢問:「這在兵法上叫做什麼?」
隔離營地之中,人數最多的是烏桓騎卒,他們學會了說漢話,可還不識字,更別說兵法了。雖然腦子裡能琢磨到別人打架,我佔便宜的模糊想法,但大皇帝問兵法的事,他們可不敢胡亂說話。
大皇帝陛下能進入營地,說跟他們一起對付瘟疫,這讓他們極其感激,可不敢胡言亂語,衝撞了貴人。
因為帶兵駐守營地外圍,而被牽連,隔離於此的黃忠,敬佩的看著眼前的皇帝陛下。身為大漢天子,整個天下最尊貴之人,能在發了瘟疫的時候,入隔離營地,與軍中士卒同甘共苦。
豈能不叫人為之感動?追隨此等主君,便是死也甘心!
他激動的回答:「回陛下,此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劉襄笑著點了點頭,心裡知道那些烏桓人和黃忠麾下的羌人肯定聽不懂,但越是這種高階的漢話,便越對他們有吸引力。
又是扯上兵法,又是先賢總結的成語,這麼高大上的話題,特別能滿足這些嚮往漢人文化的歸化羌胡,畢竟,誰還沒點虛榮心呀。
看著那些前排的羌胡努力的記憶,默默的唸叨,後排墊著腳尖,伸長了脖子打聽,劉襄的笑意加深了不少。
大聲的為他們解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說的是丘鷸和老蚌打架,丘鷸叼住了老蚌的肉,老蚌夾住了丘鷸的嘴,兩者不肯相舍,漁人得而並擒之。
這虜瘡和牛痘就是鷸和蚌,咱們就是漁夫,它們相爭,瘟疫就被治好了,這叫以毒攻毒。都聽懂了嗎?」
疫苗的原理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但你跟漢朝的古人解釋抗原、抗體什麼的,一般人聽不懂,更何況這裡最多的是更加愚昧的羌胡之人。
所以劉襄得用能吸引他們的話題,用他們能聽懂的話,把種痘,解釋得能讓他們接受。
至於正確與否,此時此刻,並不重要。
疫苗在現代人眼裡,是很平常的事情,接受度很高,可古人並不知道那些醫學道理。
這是個化膿感染就有可能死掉的年代,你把牛身上病變的膿液往他們身上移植,他們自然會產生抗拒之心,恐懼的情緒必然會影響種痘的流程。
利用牛痘抵抗天花,時間差只有短短的幾天,稍微耽誤一下,就會功敗垂成。
所以得把這些最容易出事的人,給忽悠明白了,讓他們心甘情願的種痘才行。
看著恍然大悟,或者裝作恍然大悟,還有互相打聽,小聲商討的眾人。
聽著那些羌胡議論紛紛的話語:
「大皇帝真厲害,他說的話,我居然能聽得懂。」
「我雖然沒聽懂,但覺得大皇帝的話肯定有道理。」
「大皇帝都說啥了?你們跟我說一
說呀,離得太遠沒聽清楚。」
「起開,起開,我要去前面聽大皇帝說話。」
情緒調動,群體認同,火候差不多了,用不著讓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的話,只要有一部分人帶頭,大部分人是傾向於隨大流的,這是社會性動物的群體趨同。
劉襄稍微等了一下,讓前排之人把自己的話傳遞給了更多的人,然後看了一眼已經準備完畢的一眾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