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無藥可醫,只能調理患者的身體狀態,幫助他們挺過危險期,即便是以現代的醫療條件,死亡率也達到了30%,漢朝更高。

現在又是遠征在外,缺醫少藥,北伐大軍兩萬九千人,瀕臨絕境。

今天只有十幾個人發病,明天可能就有幾百人,後天就得幾千人上萬人。

天花這種烈性傳染病的傳播速度太快了。

倉促應對,劉襄真的沒信心能阻斷感染途徑。

沒有檢測方法,誰知道哪些人處於潛伏期呢?

誰又能知道身邊的人是不是病毒的攜帶者呢?

他甚至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感染了病毒。他覺得咽喉有點疼,不知道是喊話的時候聲音太大傷了嗓子,還是天花要將要發作的預兆。

發病的時間無法確定,病毒的攜帶人群也無法確定。

前方等待他們的,是一條死路。

劉襄要死中求活。

他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用牛痘作抗原,在天花大規模發病之前,給全軍將士補上抗體。

「一定要找到病牛,連夜去找,這很重要,一頭都不要放過。」他深鎖著眉頭,叮囑著崔奕。

心中祈禱著姑衍山營地中的三萬五千頭牛,能有發牛痘的病牛。

對付天花最好的辦法就是接種牛痘。

種痘後十到十四天,體內可查出抗體,而天花的潛伏期為十二到十四天,所以,在被傳染的第二天接種牛痘苗,天花可不發病,三到七天後接種也大多不會發病,八到十天後接種可減輕症狀,十天以後再接種則無效。

這個時間差,是北伐大軍唯一的生路。

「今天晚上,每一頭牛都得檢查,明天一早,發動認識藥材的人手,儘可能的尋找利溼、消腫、清熱、涼血、解毒的草藥。派人收集燃料,伐木燒製木炭,做好大規模染疫,缺少人手的準備。」

劉襄的語氣很急,崔奕的行動很快,命令被執行的也很堅決。

被隔絕的烏桓營地在查,姑衍山腳下的兵卒在查,單獨立營的閻柔所部也在查。

三萬五千多頭牛遭受了兩萬多人的羞辱,誰讓牛痘起膿皰的位置比較尷尬呢?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半夜之時報上來的結果,讓劉襄鬆了一口氣。

找到了!

烏桓營地中有一百二十三頭牛起了牛痘。

同時也有一個事情被報了上來,發病的那十幾個人全是被安排放牛的人員。

他心中有一種懷疑,那些發病的,也許不是天花,而是牛痘感染。

但他不敢抱有任何僥倖心理。

萬一猜錯了,耽誤了時間,便會釀成大禍,若是天花病毒全面爆發,一死就得死一片,事關一兩萬士卒的性命,容不得絲毫僥倖。

必須立刻接種。

接種疫苗抵禦天花的手段,全世界都有,最早的記錄是在唐朝開元年間,也有說是宋真宗時期,還有記載是明代隆慶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