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戰事快要收尾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回陛下,此人有大才,但性子桀驁,不夠沉穩。」
「豈止性子桀驁,那是傲得沒邊啊。弘農楊氏四世三公,如今又是外戚,朕該不該用他呢?」
賈詡沒吱聲,心裡清楚,這話不是在問他,這種事也不是他該插話的。
劉襄琢磨了一下,楊修這人還是再沉寂幾年,磨一磨性子比較好,至於酒宴上的其他人,一幫清談之徒而已,沒什麼威脅。
「抓捕胡昭,抄家滅族,其他人不予追究。彈劾誹謗之事抓了不少人,暫時不要再刺激那些世家之人了,慢慢來,朕不著急。」劉襄不屑的嗤笑一聲:
「歸根到底,這些人就是不想繳稅而已,什麼不尊重士人,不過是嘴上說一說罷了。朕的產業在繳稅,皇后的產業也在繳稅,他們憑什麼不繳稅呢?都在想屁吃。
朕巴不得他們造反呢,這樣就有藉口徹底清洗他們了。」
時代變了,這幫遺老遺少還沒轉過彎來,他不是光武皇帝,不是依靠著世家豪族取的天下。劉秀做不到清查田畝,給百姓分田,不代表他劉襄做不到。
他不但要給百姓分田,還要想辦法抑制土地兼併。
以農耕為本的封建王朝,國家的基石是自耕農,穩定的賦稅,穩定的兵源,穩定的勞動力,全都出自他們,不優待這些人就是自掘墳墓。
可惜很多人被私慾矇蔽,刻意的忽視這一點,死命的壓榨、凌虐國家根基,那特麼不亡國才怪了呢。
劉襄沒接受過漢朝的皇室教育,不知道什麼叫帝王術,但他這些年根據自己的經歷,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打天下,打的是一個動盪;守天下,守的是一個安穩。
底層百姓活不下去了,天下必然會動盪,打天下的機會就出現了,各路英雄出頭的時機就成熟了,這就是時勢造英雄。否則,任你有滔天之能,也只會敗亡。
….
由此可見,只要能穩住底層百姓,你的江山也就穩住了。
方法能說一大堆,但最終的目的就是這個,只要抓住了重點,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能想出來的。
劉襄覺得自己抓住了重點,現在處於想辦法的階段,修築黃河大堤和開發兩湖都是他想的辦法之一。
黃河大堤已經步入正軌,按部就班的修築就好,開發兩湖才剛剛起步,工部已經派人南下測繪,下一步就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物力可以慢慢調撥,但人力的問題需要想想辦法。
開發溼地沼澤,以漢代的技術能力,只能拿人命往裡添,漢人百姓的性命他捨不得,所以需要替代的犧牲品。
他把目光放到了長江南岸的山越身上。
江南的捷報一封一封的傳回長安,張遼陣斬嚴白虎於錢塘之畔,吳郡全境平復,左軍已經兵臨會稽郡。
趙雲攻克丹陽郡治宛陵,張任於舒溪東岸射殺涇縣大帥祖郎,丹陽郡平定。
關羽兵入臨湘,正在分兵攻略長沙郡。
樂進已沿贛水南下,豫章平復指日可待。
徐晃克武陵郡治臨沅,在武溪流域收復五溪蠻人沙摩柯所部,武陵郡平復。
戰事快要收尾了。
抓捕山越人的計劃該提上日程了。
山越具體有多少人,誰也不知道,整個江南都有他們的身影,上百萬人只多不少。如果能用幾十萬山越人的性命填出兩湖平原,劉襄一點猶豫都不會有。
但他不會留十幾萬大軍在長江南岸大肆抓捕山越人,太粗暴了。
他要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分化山越。
釜中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