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滅佛(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都的潛力確實很大,即便沒有京杭大運河,沒有鹽引的政策傾斜,周邊江水氾濫淤積的水泡、泥潭遍地,良田很少。
可那裡是中瀆水匯入長江之地,只要投入人力物力修建好水利工程,必然是大有可為之處。
笮融的眼光不錯,收攏浮屠教信徒,以此為基,水陸兼顧,看樣子野心不小。
可惜了,長江航道被雲帆營封鎖,劉襄帶兵進了廣陵,呂布腦殘,被生擒活捉,笮融的生存空間即將歸零。
「奉先與他交情頗深,朕對傳教之事一向開明,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沒禁錮,他的浮屠教自然也不會有所忌諱,你入城跟他說,只要不欺壓百姓,他想怎麼傳教就怎麼傳教。」
劉襄的命令,呂布不想聽,笮融的人品什麼樣,他心知肚明,可他不敢拒絕,只能奉命進入江都縣城。
江都已被四面圍困,形勢岌岌可危,根本沒有翻盤的機會,可城上的守軍都是浮屠教的信徒,這群狂熱的宗教瘋子,跟正常人的腦回路不一樣,一點士氣低落的樣子都沒有。
反而精神亢奮,披散著頭髮,怒瞪著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城外的大軍,一副隨時準備殉難的樣子。
神經病人惹不起啊。
所以劉襄要勸降,洩了他們的氣。
經過三天的談判,笮融要到了禮部侍郎的官職和自由傳教的權利,於十一月初一,開城投降。
萬餘浮屠信眾繳械歸家。
金吾衛、陷陣營和射聲營接管城防,羽林軍隨劉襄入城。
江都的城牆經過了擴建,城中面積大了不少,大概有兩平方里,但夯土城牆和城中的茅屋沒什麼稀奇,就是漢代小城的樣子,甚至還有不如,規劃的比較雜亂,民眾很多,汙水橫流,屎尿遍地。
劉襄一點下馬的念頭都沒有。
隨著赤菟緩步前行,在道旁跪拜的信徒也是越來越多,肯定是笮融組織起來的,因為那些人的目光都隨著他而動,他們跪拜的不是皇權,而是浮屠在世間的化身,笮融,笮大活佛。
城中最顯眼的建築就是浮屠寺內的高塔。
塔為九層八角,上有金盤,下有重樓,每層皆有飛簷,每面都鑲有銅境,塔頂亦有一面銅鏡朝天,稱為九鏡塔。
說是九鏡塔,其實塔身共有銅鏡七十三面,陽光一照,光華四射,加上寺中外塗黃金,披著錦彩袈裟的幾百具佛像,說一句流光溢彩,一點都不為過。
真是奢華的寺廟。
畢竟,我佛不渡窮人嘛,可以理解。
這樣的景觀,也難怪能唬住那麼多沒什麼見識的底層百姓。
五六萬信眾,可惜了。
劉襄騎著赤菟站在浮屠寺的大門之外,感嘆著這座城中之城,也感嘆著那些信徒,他們中肯定有善良的無辜之人。
但是,這個塔,這座廟,那些華美的佛像,都是貪汙的賦稅,都是搶劫的贓款,都是民脂民膏,都帶著血腥味。
這樣的宗教,根子裡就有罪孽,那些信徒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他改變不了。
劉襄看了一眼隨侍在不遠處的呂布和笮融,向他們招了招手,待兩人行到近前,才輕輕的說道:「開始吧。」
他的話音很輕,呂布沒聽清楚,卻不敢發問,只是靜靜的等著,想著自己的心事。
笮融自以為皇帝被浮屠寺的華美吸引,自豪的詢問:「陛下可要入寺遊覽一番?」
劉襄沒回答,回答笮融的是典韋的刀,長刀揮舞,人頭落地,於此同時,史阿手中的利劍也從呂布的咽喉中拔出。
這個曾經的虓虎滿眼怨毒,想要詛咒喝罵,卻只能從口中發出一些不明意味的「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