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是會的。

一旦到了那個地步,可算計的地方那就多了去了,說不定自己會步曹老闆的後塵,被人使火船衝入水寨,來一次赤壁大敗呢。

不得不防啊。

賈詡留在長安看家,郭嘉在右軍參贊軍事,陳宮在襄陽打理民政,戲志才在汝南協助關羽,荀攸受郭嘉牽連,沒有隨軍,沮授主持吏部,田豐正忙著監察百官。

新投奔的鳳雛龐統,被蔡瑁斬殺在江陵的宴席之上,諸葛亮還沒長大。

劉襄掃視了一圈中軍大帳,趙雲沉穩,協助帶兵挺得用的,但問計就算了吧,至於典韋、樂進、甘寧、高順、曹性、文聘、張任、嚴顏、王平之輩,衝鋒陷陣都是好手,其他的不能要求太高。

蔡瑁和郭典也不以智計見長,孫策、馬超更不用提了,找他們問計還不如自己想呢。

環遍四周,連個商議的人都沒有。

既然此時不以智計見長,那就不能用智謀破敵了。劉襄打定主意,不跟對面玩套路,還是戰場上爭鋒吧。

「派信使去長沙,召回荀諶,告訴他,張羨若投降,可命其率兵東進,攻取揚州會稽郡,不用參與長江沿岸的戰事。若其不降,不必強求,回來便可。」

他不想跟張羨扯犢子了,萬一對面來個詐降,弄一出借東風,火燒聯營,那就倒黴了。

至於荊南的兵馬支援赤壁,阻擋朝廷大軍,那也無所謂,他沒有水軍決戰,強攻渡江的打算。

下游的戰線還沒有推進到長江岸邊,揚州的廬江郡和九江郡,徐州的廣陵郡,都位於長江北岸,正在淮河一線跟關羽、張遼對峙,而且大部分兵力調到了江夏,正是空虛的時候。

所以,趁他病要他命啊。

還是那句話,誰說到了赤壁,就必須要打赤壁大戰呢?

老子就不南下。

老子要東進!

破西陵,自南方切斷廬江、九江、廣陵的後路,配合關羽、張遼,拿下淮水防線。

淮水一丟,長江難守,中下游的千里江防,看你們能守住幾處!

戰略的主動權要抓在自己的手裡,只能你們跟著我的節奏打,我是不會往你們準備好的戰場裡面鑽的。

念及於此,劉襄高聲下令:「甘寧聽令。」

「末將在!」

「命你巡視江面,鞏固水寨,做大聲勢,將敵軍舟師拖在此地。」

「末將遵令!」

主力要東進,敵人可不能走,光水軍怕是拖不住他們。

「蔡瑁,命你統領民夫充實營寨,多置旌旗,打造器械、羽箭,做好渡江準備。

郭典,命你統領本部人馬,駐守營寨,防備敵軍襲營。」

「臣領命。」兩人有步卒一萬,民夫兩萬,戰力不太夠。

劉襄想了想,東進廬江就進入了大別山一帶,輕車營移動起來會很困難,他不想走長江水道,怕驚動南岸的敵人。

「文聘,命你率輕車營協助郭典駐守軍營。」

「末將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