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羽林右監兩千輕騎,射聲營兩千弩手,金吾衛兩千甲士,隨我出戰,趙雲率領其餘人馬守衛營地。」

步騎八千人出戰,戰力足夠了,其實,他覺得只需要四千騎兵就能打敗敵人,跟著去的四千步卒,就是抓俘虜的。

午時造飯,未時出營,八千大軍不慌不忙的向西北行軍,一個時辰才走了十里路,跟郊遊似的。

到了傍晚之時,離敵軍還有十一二里,為防止對面的斥候發現,便不在前行。

缺少快馬的軍隊,很難將斥候放出十里以外,像劉襄這種,在行軍之時,把輕騎放出去三十里,那是仗著騎兵眾多,動不動就幾百騎遊曵在外。

很多時候,他放出去的斥候,比別人全部的騎兵都多,這不是正常路數。

漢代的步兵隊伍,斥候警戒十里,就已經能算是警惕性高的了,大部分只外放五里、八里,再遠就會出現傳遞訊息滯後,斥候掉隊,找不到營地的事情。

對面的敵軍主將叫做陳蘭,是抓了俘虜拷問得來的情報,這人劉襄聽說過,是袁術的部將,好像沒什麼突出的能力。

據俘虜交待,他們是好幾股山賊合併在一起,共推陳蘭做的大頭領,要去舒縣。

至於去幹嘛,抓的小嘍嘍就不知道了。

「管他們去幹嘛,反正他們死定了。」孫策抱拳請命:「陛下,我部願為前鋒,直突中軍,陣斬敵酋。」

敵人有兩三萬,素質是真的差,行進之時毫無隊形,聚集之時也無陣勢,他覺得只需要帶著部下衝過去,勝利是必然的事情。

此時不搶先鋒之位,功勞就是別人的了。

劉襄拿著望遠鏡觀察對面的情況,覺得牙疼。

自己失算了。

原想著趁敵人伐木立寨,我軍騎兵突襲,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可惜,對面壓根就沒有建立營寨的意思。

東一隊,西一隊,各自找了個背風的地方,搭了些窩棚就算是營地了。

太散了,沿著山腳的樹林,蔓延了三五里地。

打敗他們不難,可全殲就費勁了,而且在樹林邊上,騎兵追擊起來很困難呀。

劉襄想了半天,最後只能放棄,先擊敗敵人再說吧,逃走的山賊,只能佔領廬江之後再命人剿匪了。

「敵人散亂,我軍不必著急衝鋒,小跑靠近之後,再加速即可。孫策,朕給你添一千輕騎,你部自南線樹林邊緣切割敵軍,衝到陣後,再調頭殺入。

典韋,你也一樣,帶一千甲騎、一千輕騎,自北線切入敵後,儘量把人圈在中間。

後續會有步卒跟進,展開包圍。那些逃入樹林的,不必追擊。」

看著兩路騎兵像個鉗子一樣,向敵人的營地衝了過去,劉襄突然覺得有點意興闌珊。

他真的很想帶著騎兵,把淮水防線的後方攪個稀巴爛,而不是在這裡,欺負一群山賊。

剿匪的事情,需要自己這個皇帝親自出陣嗎?幽州、冀州那邊,調動幾個民團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