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安寶貝得跟眼珠子一樣,尋常人摸一下都得捱揍。

他捨得借馬?

劉襄不信。

崔奕苦著臉一副兒大不由爺的樣子,悶聲悶氣的說道:“小兒偷出來要幫他的朋友,臣也只能裝作看不見,回家再揍他。”

“哈哈哈哈。”劉襄被崔奕憋屈的臉色逗的哈哈大笑。

這位在外面一副彪悍的樣子,可卻是個怕老婆的,至今連個妾都沒納,老兩口就崔器這麼一個子嗣,寶貝得很呀,回家打兒子這事,估計也只是嘴上痛快痛快。

還好崔器並沒有養成惡習,劉襄挺喜歡這孩子的。

“器兒講義氣,朕為他求求情,就免了責罰吧,御苑裡面有一批小公馬養到了三歲口,回頭讓孩子挑一匹,省得惦記你的寶貝戰馬。”

“謝陛下!”崔奕高高興興的就應了下來。

陛下賞的,沒必要猶猶豫豫的推拒,太假了,虛偽。

他們兩人說的當然是那群大宛馬,母馬要留著繁育後代,公馬只需要留下足夠的種馬就行,有十幾匹小公馬,該分群了,免得打架。

原本是要送到其他馬場,最佳化一下幽、並戰馬的血脈。

現在,他覺得褒獎一下小孩子講義氣的行為也不錯,弘揚真善美,從我做起!

崔奕不擅權謀,崔器跟他爹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能與諸葛孔明為友,挺好的。

省得遭人算計而不自知。

至於誰拉攏誰的問題,他不想追究,明面上的交往不用忌諱,那些私底下勾聯的,才是他反感且需要防備的行為。

劉襄笑眯眯的,看著崔器和盧毓把諸葛亮從馬上抗下來,未來的孔明先生皺著眉,苦著臉,像個鴨子一樣,叉開雙腿,邁著外八字的步伐,一瘸一拐的溜達。

估計是大腿內側磨破了皮。

旁邊的孫權一蹦噠一蹦噠的跟著, 大概是在顯擺自己的身手,典滿坐在馬上興奮的向他父親揮手,一副活力滿滿,還能再騎一個來回的樣子。

話說,除了崔器和諸葛亮以外,其他三個孩子,今年才十三吧?好像不夠參加這次田獵的年紀啊。

劉襄轉頭看了一眼正在指揮羽林軍紮營的典韋,以及臉色複雜,一直在盯著遠處的孫策。

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原來是盯著正在休息的馬超。

馬孟起和另外一個極為壯碩的青年人,孤零零的獨立在人群之外,正在一片低矮的樹叢旁邊歇馬。

原本名揚涼州的錦馬超,如今衣衫不見華彩,禦寒不著貂裘,只是穿著一件普普通通的夾襖,頗有些落魄。

他旁邊之人也是衣衫陳舊,卻難掩異象,身高八尺有餘,面黑髮黃,脖子比頭還粗,就像肩膀上長了個三角形的肌肉疙瘩。

比銀背大猩猩還壯。

劉襄懷疑他可能都回不了頭,因為脖子上的肌肉太大了,完全卡死了轉頭的角度。

“伯符,那人你可認得?”他忍不住向孫策打聽了一下,跟馬超待在一起的奇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