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臣不知此人身份,許是馬孟起的隨從,可要臣去詢問一下?”孫策抱拳回答,他對馬超身邊的人也挺好奇的。

“去吧,還有,問一下馬孟起是怎麼來的。”

馬超當然是騎馬來的,這一點誰都能看得出來,劉襄想知道的,是誰帶他來的。

當初打冀縣,馬騰全家被俘,戰後帶回了長安,他受傷很重,身體已經垮了,便沒追究罪責,也沒徵辟其為官,全家低調的待在城內生活。

至於馬超,能力確實不低,可人品實在太差,劉襄不想用他。

這位的人品真的不怎麼樣,正史裡面馬騰一家入鄴縣為官,其實就是人質,他絲毫沒有顧及此事,在涼州起兵造反,一個頭磕在了韓遂的身前,要認義父,那韓遂可是他的殺母仇人啊,這都能認爸爸,人品還用說嗎?

呂布都比他強。

不出意外,他親爹和兩個親弟弟,還有全族老小,就這麼被他害死了。

後來他戰敗去投奔張魯,覺得不被重用,又拋棄了妻子和兒子,去益州投奔了劉備。

再後來,曹操兵進漢中,張魯投降之後親手斬殺了馬超的兒子,還把他的老婆許配給了屬下的官吏。

這種無所顧忌的人,劉襄怎麼敢用?

孫策懷著複雜的心情,騎馬來到馬超身前,看著落魄的前對手,他有種英雄落難的感懷,覺得特別的惋惜,可還沒說話,就被懟了:“你來做甚?來看某笑話的?那你可要失望了!”

馬超站得很直,挺著腰,梗著脖子,一絲下風都不想落,他可以在任何人面前伏低做小,但孫伯符不行!

孫策沒有還口,他能理解,換作是他,也是絕不會服軟的。

“陛下問你跟誰來的?身邊之人姓甚名誰?”

馬超仰著頭,看著端坐在戰馬上的孫策,這是之前平起平坐的老對手,並稱為西涼後起之秀的人物,時過境遷,人家如今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他卻跌落塵埃,空有才能而不得用,忍著心中的羞憤,高聲回答:

“某叔父為議郎馬宇,此次田獵隨叔父而來,身邊乃是馬某侍從,姓龐名德,表字令明,狟道縣人。”

孫策抱拳行了一禮:“孫某這便回稟陛下,告辭了。”

他沒說會為馬超美言的話,這樣的同情,只會讓對方覺得羞辱。

返回的途中,想著不同的境遇,琢磨著老對手逞強的樣子,他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覺得自己好像是長大了。

清楚了一些人情世故,不再是個好勇鬥狠的年輕人了。

回稟之後,特意提了一句:“馬孟起弓馬嫻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劉襄微笑著看了他一眼,當然不會說自己在史書裡面看到過馬超的生平,因為人品不行,所以不想用,敷衍的說道:“朕知道,此人還需要打磨。”

又轉頭看了一眼遠處的龐德,這人到是個可用的,直接徵辟會不會太粗糙了?畢竟這是個講究忠義的年代。

算了,反正人已經來了,倒也不用著急,跑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天色漸晚,趕到的人越來越多,先頭是騎馬,後來出現了馬車,至於那些趕著牛車和驢車的,估計今晚是到不了了。

他麾下的官吏不怎麼缺大牲口,幽州、幷州的畜牧業,經過十年的發展,牧場遍地都是,塞外還有幾十萬的歸化胡人在為大漢放牧。

販賣牲畜可是這兩州的支柱產業。

大量的商隊早已跟各個部落合作共贏,比互市的體量大了百倍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