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有通關文書就招募胡騎,這個劉曹掾到底要做什麼?

劉襄見閻柔半天不說話,就嘆息一聲,說道:“吾乃是寒門出身,若不能自領一部,行大事立大功,吾之功勳必被他人侵吞,如何甘心?閻兄,可能相助?”

閻柔有些猶豫,“吾倒是能為劉君招募些人手,只是沒有通關文書,人馬很難進來啊。”

劉襄知道閻柔猶豫的原因,可他弄不到通關文書,也不可能有調兵令牌。他要把閻柔綁到自己的戰車上,第一步就是要閻柔帶著人馬,站到他的身邊。

有了第一步,閻柔在他這邊就投入了沉沒成本,就能隨著他一路走下去,劉襄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劉襄看著閻柔,說道:

“閻兄可知,黃巾作亂一個月了,八州並舉,天下振怖。陛下已經下旨,允各地豪傑自籌兵馬,平定黃巾。

吾出身寒門,閻兄陷於胡虜,皆無家世依仗,不若趁此良機,聚軍兵,立功業,搏一份前程。

吾觀閻兄也是有抱負的,難道甘心淪陷胡地,蹉跎一生?”

閻柔聽說皇帝下了聖旨,可自行招募兵馬,驚異的問道:“皇帝當真下旨可自籌兵馬?”

“此事不虛。”

閻柔又問:““那劉君為何不向太守求道手令!”

劉襄心說,這支兵馬就是要藏在暗處,不想讓人知道的。但是他不能這麼跟閻柔說呀,就得繼續編瞎話。

“閻兄想想,若別人知道吾招募兵馬,那這支兵馬該當從屬於誰?吾等前面搏命,別人後方領功嗎?這樣的事,世家子幹了多少年了,閻兄不會不知吧?”

閻柔更猶豫了,他覺得劉襄說的很有道理,可總覺得哪裡不對的樣子,“這…劉君可否容吾想想?”

劉襄也不知道該怎麼忽悠了,他又不是舌燦蓮花的人,幾句話就能說得人納頭便拜。

今天就到此為止吧,說多了露出馬腳就不好了,就順著閻柔的話說道:“閻兄細思之,吾不打擾了,告辭。”

劉襄轉身,準備回去試著做火藥,就又對著一旁沒開過口的崔奕說:“崔兄,吾還有些事,這裡就勞煩崔兄了。”

“某送送劉君。”崔奕似有心事,劉襄也沒在意。

兩人走出烏桓小營,崔奕見四周無人,就開口道:

“昨日聽了劉君志向,某很是敬佩,劉君若有用到崔某之處,崔某必不推辭。”

劉襄愣住了,昨天喝多了,吹過什麼牛嗎?沒有吧?他覺得自己心中挺警醒的呀,不該說的從來不敢說出口。

遂試探道:“襄,沒什麼大志向的,崔兄見笑了。”

崔奕正色說道:“劉君有意執政一方造福百姓,某真心敬佩,非是說笑。”

劉襄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最大的和第二大的秘密,沒有洩露,也沒說什麼太過分的話,這種志向倒是不會惹人懷疑。

呵呵笑道:“哎呀,吾狂妄了,想吾寒門出身,主政一方的想法,哪裡那麼容易。吾姑妄說之,崔兄姑妄聽之,當不得真的。”

崔奕似乎有些失望,“某不識得字,不懂得什麼大道理,渾渾噩噩這麼些年,只覺得劉君有大能為,也有大善心,某願意跟著劉君做事。”

劉襄心說,崔奕這是要追隨他?他也到了霸氣側漏的級別?也能讓人納頭便拜了?

別是理解錯了,那就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