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他!”不知是誰先喊出了這句話。

眾人都明白,後來的那人根本不在乎發生了什麼,他就是要縣尉的人頭給城下的軍兵出氣。

人家給了選擇,要麼砍了縣尉的人頭送過去給人賠罪,要麼人家自己過來把所有人都砍了出氣。

那有什麼不好選的,縣尉趙庸的人頭很快就被砍了下來,城門也很快就開啟了。

縣令嚇壞了走不動道,張詔帶著趙庸的人頭就出來了,行到劉襄馬前頗有怨氣的說道:

“宜程,哪有你這樣的,什麼都不問,就說某等造反,那造反的罪名能胡亂扣的嗎?縣令張用是太守侄兒,你這麼一鬧,會被太守怪罪的。”

劉襄甩鞍下馬,促狹的說道:“遠侯兄長斬了本縣縣尉的首級,開門迎吾等入城,這等奪城大功,得重賞啊。”

張詔一臉無奈。

“宜程,莫要玩笑,什麼奪城大功,你現在也是官身了,不可妄言,會犯忌諱的,小心太守治罪,有你好受的。”

劉襄壞笑著拍了拍張詔的胳膊。

“兄長以後便知。”

說完揮手下令:“入城。”

驍騎營打馬入城,不理城中眾人抗議,直接扣押縣令奪取城門,將一眾差役、青壯攆下城頭。

張詔無所謂誰守城,他找到劉襄,說是要帶人回淥水亭看望父親。

“遠侯兄長快去快回,將張公接來城中,城外怕是會混亂一陣子。”

“知道了。”張詔急匆匆的走了。

劉襄一直待在城牆上,直到傍晚時分,左軍、右軍的步卒才趕到狐奴。

軍卒不顧疲憊,迅速入城佔據四門城防,狐奴終於到手了。

大軍修整一夜,第二天便四面出擊,抓捕流民、盜匪一萬五千餘人。

人員甄選的任務還是交給了閻柔,最後揀選出一千餘太平道人及盜匪、罪犯貶為苦役,安排他們修繕城牆、道路。

其餘一萬四千人安排開荒屯田,安平將軍府借給農具、耕牛、口糧,屯田所得交四層農稅,只需屯田五年就會給他們分田。

平定流民之後,大軍繼續掃蕩各處豪強塢堡,劉襄取出太守張舉等人的舉報材料,開始抓捕世家豪強子弟。又在舉報之人中揀選無大罪者十餘人,入安平將軍府為書佐。

張舉、張純、鮮于輔、鮮于銀、齊周及田氏,趙氏豪強子弟兩千餘人盡被捕獲。

查抄隱匿人口六萬餘,私兵部曲三千餘人,田兩萬餘頃,草場三十萬頃,糧二十萬石,鹽四萬石,鐵一萬六千斤,黃金兩萬兩,五銖錢八千萬,其餘牛馬牲畜、資財、房產無數。

掃清漁陽、狐奴兩縣,劉襄準備分田,他首先命人佈告百姓:

“朝廷昏庸,官員貪腐,百姓有倒懸之苦,安平軍願為百姓做主,廢苛政,分田畝,使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

“三日後要在狐奴縣公開處決世家豪強作惡人犯,鼓勵百姓上告,將軍府一定會為百姓做主。”

劉襄決定行刑之後就給百姓分田地。

一時間百姓踴躍,輿情滔滔。

劉襄又以安平將軍府的名義發招賢令,言:“不拘出身,但有一技之長者,皆可來投,將軍府會量才適用。”

前來投奔人的不多,劉襄也不氣餒,他現在勢力太小,還沒有根基,招賢的事得慢慢來,至少得讓人對你有信心,人才才會來投,這事不能著急。

不提諸事紛亂,劉襄召集崔奕、閻柔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