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一章 築關拒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鮮卑人在美稷大敗南匈奴,之後進入長城以內,受呂梁山脈阻擋,未能東進太原,五萬大軍沿著山脈西側的黃河南下,直奔龍門而來。
黃河龍門又叫禹門,位於山西省河津市西北與陝西韓城市交接的黃河峽谷出口處。
相傳大禹治水,命應龍鑿山,開山口百餘步,洪水乃出,兩岸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故名龍門。
鯉魚躍龍門的故事,說的也是這裡。
此處兩面大山,黃河夾中,河寬不足40米。西禹門山高892米,東禹門山高891米,兩山之間不到150米,為呂梁山南麓餘脈。
一出龍門,黃河河床陡然變寬,河面寬有二十里,水流緩慢,瀰漫浩淼,開闊壯觀。
嗯,煙波浩渺的景色是劉襄想象的,現在是寒冬臘月,黃河都封凍了,一眼望過去,全是光禿禿的冰面,估計這也是和連選擇沿黃河南下的原因。
必須得守住龍門,否則鮮卑騎兵衝入河東,就難以圍堵了。
他現在有騎兵五千七百人,甲士六百,弩手八百,三千能作戰的民夫,以及在皮氏縣徵召的五千勞役。軍民一萬五千多人正在東西兩岸構築營壘,兩座軍營背山面河,相距四十米,互為奧援。
嚴冬的土石難以挖掘,劉襄命人用木板為槽,立木為柱,澆築冰城,河面之上與營地兩側又立了多重鹿角,下面澆水凝冰,穩固異常,不怕被套鎖拉倒。
“將軍之法果然高明,兩日之內必可築就堅城險關,鮮卑人絕對過不去。”鮑鴻笑嘻嘻的拍著馬屁。
“加快速度,敵軍前鋒已攻破北屈縣城,距離我軍不足兩百里,需防備騎兵突進,以免措手不及。”鮮卑大軍快要到了,他們的行軍速度很快,黃河封凍,天塹變通途,原本是夾在呂梁山與陝北高原的難行路段,反而因為季節的緣故,成了胡人快速南下的通道。
“幸虧將軍有先見之明,果斷出兵,加速趕路,否則我軍難以佔據龍門天險。”鮑鴻是真的很慶幸,能佔據有利地形,這仗就好打多了。
劉襄其實很奇怪,為什麼鮮卑會在這個時間段,走這條路線南下,這不是個好選擇,只有嚴冬之時這裡才能走,時間視窗很窄,這個季節進兵會凍死很多人,而且一旦戰事遷延,氣溫回暖,冰面就會變得脆弱,後路就得斷。
太冒險了。
所以草原民族南下,一般會走太原入河東,或者走上郡入涼州,這兩路才是他們的常規路線。
事出反常啊,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劉襄在思考,他覺得這很重要,摸清緣由便能瞭解敵人的戰略意圖,就能搶佔先機掌握主動,仗就好打得多了。
正在他思索之時,宿衛來報:“啟稟將軍,營外有人自稱步兵校尉曹操,想要求見將軍。”
曹操?
“他來幹什麼?”劉襄有點疑惑:“帶進來吧。”
不多時曹操進帳,行禮拜見:“北軍步兵校尉曹操拜見鎮北將軍,奉詔,來軍前聽命。”
“孟德兄不必多禮,前年一別,你我多時未見了,可還安好?”劉襄觀察著曹老闆,他今年三十二了,比兩年前好像老了不少,主要是氣質變化很大,好像失了鋒銳,變成真正的中年人了。
被生活毒打了?不應該啊,他爹是大司農,掌管天下農稅,像他這樣的二代紈絝,一路順風順水升官發財,哪裡會有什麼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