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行軍途中決定未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是對不起喉嚨和肚子了。
有些苦,必須得吃。
果然不能提這個,一想這個他就滿心的怨氣,由此可見,軍中怨氣也小不了,他只能以身作則。
收回跑歪的思緒,遼東補給的事情,是個大難題。就算挺過了今年,開發不夠,本地產糧不足,這裡的駐軍也會成為他的負擔。
必須解決軍隊在本地就食的問題。今年也必須在這裡找到食物,大量的能儲存的食物。
劉襄造了一年的反,都開始有思維慣性了,沒有就去搶,這個想法自然而然的出現在腦海裡。
第二個念頭,就是搶誰?
世家豪強和胡人,除了他們也沒別的選擇了。
搶糧,屯糧,然後軍屯。
他下定決心,遼東四郡就這麼辦了。用世家豪強和胡人的物資,供養軍隊就地屯田,軍屯成功就能掌控這片土地,後續再移民開發,就能進入良性迴圈,這裡就被徹底盤活了。
現在和未來,他都要,所以有些人就得倒黴。這種事,不能明著幹,他現在不造反了,不能親自下場搶劫。又得勞煩周倉和黑山軍了,反正他們是黃巾餘孽,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多一項罪名而已,無所謂了。
想通此事,心裡鬆快多了。
還有樂浪郡的問題,現在已經九月,等拿下三郡之地,天就該冷了,他可不想大冬天的攻進朝鮮半島。
先放一放吧,現在還沒到大航海時代,半島就是個籠子,他們跑不了,等遼東安定,一路偏師就能拿下他們。
劉襄還得留下一部戰力,這是七月就做好的規劃,丘力居該解決了,他不會允許在自己的地盤之上,有個十多萬人的獨立勢力存在。
再有一個月草原就冷了,丘力居也該回來了。
如果順利的劫掠了鮮卑各部,閻柔會分給他非常多的戰利品,拖慢他的速度,分散他的兵力,降低他的戒心。
方便安平軍一擊致命。
如果不順利,那他當然損兵折將,正好趁虛而入。
在丘力居與閻柔合兵的那一刻,他的命運就定了。
劉襄在思索未來,認真的考慮著每一步的規劃,時而皺眉,時而嘆息。
趙雲和史阿立在兩邊護衛,見他如此,雖然擔心卻也不敢打擾。
崔奕沒這種顧慮,他以為劉襄在擔心玄菟人的陰謀,就過來勸解:“主公不必憂心,那些兔子就只有千把人的騎兵,找不到就不找了,某帶著驍騎衝上去,有什麼陰謀詭計,都用鐵騎給他趟平了。”
雖然他提醒劉襄注意敵人藏起來的騎兵,可見主公如此憂心,他又決定親自去試探試探,既然投了主公,就是要分憂解難的,幹吃飯不幹活可不行?
趙雲原本就想勸解的,他見過劉襄虛弱的樣子,知道主公的身體可不好,怕他憂思過度,只是不敢打斷主公的思緒。
現在崔奕開口了,趙雲也跟著勸解:“某聽過一句話,叫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主公不可憂思過度,前方但有坎坷阻礙,某等皆願為主公平之,即便刀斧加身,性命不保,亦不悔也。”
史阿也跟著開口:“主公,某也如此。”
劉襄笑了,擺擺手說道:“吾非是憂心玄菟郡的兵馬,他們的騎兵藏不藏的無所謂,前邊有周元福等著他們呢。諸位的心意,吾已知曉,前途漫漫,吾等攜手共進吧。”
“願隨主公驥尾。”
君臣相得的畫面,卻讓一旁的關羽有些傷感。
難道自己就這樣一直隨軍,就為了砍人頭賺錢?
這有什麼出息?
他也是想過跨馬持刀,搏取出身的,可主公死在與安平軍對戰的戰場之上,雖說沙場無私仇,可投奔劉襄,畢竟有違忠義之道。
他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