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確實有圍點打援的意圖,但他的眼光已經脫離了一城一地的得失。

他帶著九萬正卒,算上運送補給的一萬雲帆營和五萬民兵,就是十五萬大軍。遼東四郡的人口加起來才四十多萬,再算上烏桓蘇僕延部的兩萬多胡人,世家大族隱匿的人口,頂多不會超過六十萬。

兵力優勢極大, 所以他想尋求決戰。

如果一城一城的打過去,補給線會拉得越來越長,後勤壓力會越來越大,這就成了大軍的致命弱點。

他不想給敵人騷擾補給線的機會,他幹過這事,清楚的知道被人劫掠糧草,到底有多麼的難受。

萬一因為糧草不濟,被人逼得退兵, 那就噁心了。

所以,他要在補給線最短的徒河縣尋求決戰,如果能打敗敵軍主力,消滅四郡的有生力量,那剩下的事情,就是跑馬圈地了。

徒河是遼東的大門,但凡有機會,他們一定會救。就算看穿了劉襄的意圖,想要後撤拉長安平軍的補給線,可遼東屬國一失,後面的遼河平原無險可守。

他們只能退守鴨綠江防線,那就快退到樂浪郡了,白白送了三郡之地。

誰有這麼大的魄力?

白拿三郡之地, 劉襄能樂瘋了, 有了這塊地盤,只需留下一部分兵力,相持到明年秋收,他就不再需要從遠處運送補給。

遼東人只有兩個選擇, 現在死和以後死。

劉襄不想給他們第三條路。

主營立定, 又在四門構建圍城營壘,寨牆堅固,塹壕挖的又寬又深,再建圍堰堵住徒河守軍,構建工事用了四天,周倉率領兩萬黑山軍已經攻破賓徒縣,正在那裡駐守。

一萬多中軍步卒押運第二批物資到來,徒河縣聚集了五萬正卒,等待敵軍反應。

這三天敵人也有動作,蘇僕延率領五千胡騎抵達昌黎,遼西郡孤懸在外的陽樂縣也派出了三千人與公孫瓚匯合,三部人馬一萬三千人,準備死守城池。

遼東郡開始聚集兵馬,一副西進的姿態。

遼東郡西北的玄菟郡和位於朝鮮半島的樂浪郡,探子還沒回報。

劉襄一邊加固工事,一邊加緊運送物資,這時候要保持耐心, 等待敵人的動作。

他已經透過當地百姓, 知道了遼東蝗災的具體情況, 這裡的官吏沒在意劉襄的提醒, 自然也沒有準備防災的措施,當蟲群飛到的時候,也只是聽之任之。

反正餓不著他們,趁著災荒,還能大賺一筆,你以為他們祖上的田產家業是怎麼積累這麼多的?勤勞致富嗎?

那是個天大的笑話。

災年才是他們最賺的時候,災荒來了,餓死人了,他們就能合理合法的,得到那些小民百姓的田產,讓那些百姓親手把女兒賣給他們玩耍,讓百姓心甘情願的成為自己的奴僕。

付出的不過是幾升糧食罷了。

正常年景,這些都是觸犯大漢律法的,但老天爺賞賜啊,災年來了,他們就成了“大善人”,他們家就成了“良善人家”。

這種遊戲,他們可以玩幾百上千年,樂此不疲。

千年的世家,都是這種遊戲的佼佼者,他們的遊戲體驗特別好。

現在,他們正磨刀霍霍,準備享受盛宴。

劉襄來了。

這人真可恨,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啊,得弄死他。

聚集兵馬的速度很快,拉流民做壯丁的速度也很快,進兵就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