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金牛入蜀(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襄趕到榆關的時候,已經是四天後了,他帶著騎兵和三千儺戲演員先行,中軍的其餘步卒要與後軍交接防務,然後才會趕到榆關,押運第二批糧草輜重,在徒河縣與大軍匯合。
九萬正卒加五萬民兵,對後勤的壓力很大,他決定兩路運輸,陸路走遼西走廊,海運由雲帆營沿海岸線北上,在錦西附近的菊花島建立中轉基地,儲存物資。
等大軍到達徒河縣,會在小淩河入海口建立水寨,接收糧草輜重。
雲帆營已經成軍一年了,經過多次擴建,已經有大小船隻五百餘艘,其中十五丈海船百艘,每艘能載糧三百斛,十丈海船兩百艘,每艘載糧兩百斛,它們是運糧的主力。
其餘小船按漢代的叫法,都是小艇,漢制兩百斛以下曰艇。
船隊滿載的話,一次可運糧七八萬石。
雲帆營能有這個規模,甄逸出力不小,特別是十五丈大船,他一開始就送了劉襄五十艘,後來又透過他的門路,再次購買了五十艘。
可惜買不到戰船,長二十多丈,高十餘丈的大樓船,劉襄饞得流口水。
也只能眼饞,根本得不到。
別說樓船,艨艟、鬥艦也買不到,只能買到民船。
所以雲帆營就是個運輸船隊,前幾個月買糧,他們多次去往青州、徐州,立下大功。劉襄按軍功賞賜,雖然沒晉升軍爵,但賞錢豐厚,軍中待遇大增,這次聽說要隨軍征戰,各個盼著再立新功,期望能得到軍爵賞賜。
劉襄到達榆關之前,一萬雲帆營官兵就已經出發,他們載著建築物資,帶著萬餘民兵去菊花島開工建築營地去了。
這一年對雲帆營的建設,既可以說成功,也可以說失敗。
成功是因為船隊規模已經拉起來了,花大價錢在揚州買船,幽州最大的船隊就是雲帆營,縱橫幽州近海,無人能敵。
可是,在幽州海面上稱王稱霸,總感覺檔次不夠。
失敗的地方是不會造大船,揚州的船匠僱傭了一千多,修船沒問題,輕舟也會造,但沒有大匠,沒有圖紙,他們造不了大船,更別說戰船。
這一步就卡在這裡了,劉襄一點辦法都沒有。
水軍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攻略北方的時候,水軍就是錦上添花,可南方就不行了,沒有水軍就瘸了條腿。
總不能要打南方的時候現造船吧?造一艘大戰船,是以年為週期的,根本來不及。
拋開這個困擾的問題,劉襄帶著大軍走了八天才來到徒河縣。
蝗災已經肆虐遼東十多天了,到處都是灰突突的樣子,可能是被蝗蟲禍害得焦頭爛額,安平軍一直沒有遭遇攔截,順著去年遼東大軍修好的傍海大道,平平安安的走出了四百里遼西走廊。
直到大軍現身,徒河縣守軍才慌慌張張的開始戒備,又派出大隊人馬前往河岸駐守,要依託小淩河抵擋安平軍。
可惜越騎營早已渡過小淩河。
嚴綱、太史慈縱馬高呼,分隊向前,左射右,右射左,擊潰前陣,包抄中軍,與守軍在東岸纏鬥。
趁此機會,王興大顯身手,用他新發明的改裝版櫓車、壕橋,帶領左軍盞茶之間就搭起了一座浮橋。
不愧是大型軍械愛好者,安平軍第二發明家。
發明了可互相連線的櫓車車營之後,又改裝了方便拆卸的大櫓,和可以摺疊的壕橋。
崔奕高聲大讚:“好手段!”
話音未落,就帶著驍騎衝過了浮橋,筆直的撞進了徒河縣守軍的陣型,不多時就傳來了張郃興奮的聲音:“陣斬敵將一員!”
嚯,關羽這個人頭怪居然沒搶過他,厲害了張儁乂,這事你能吹一輩子。
劉襄此時已經帶著右軍殺進了敵軍陣勢,左軍在繼續搭橋,黑山軍也陸陸續續的衝到了東岸,稍加整隊就開始迂迴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