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在幽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乾象曆是劉洪的心血,他當然想推廣,可靈帝現在還顧不上他,也就一直擱置了,劉洪到死都沒等到朝廷推廣。
等到三十八年後,也就是公元223年,東吳才會採用。
一提這個劉洪就來了興致,跟劉襄和甄逸開始嘮叨:“四分於天疏闊,五百八十九為紀法,百四十五為鬥法,積九千四百五十五歲也。”
劉襄其實不知道乾象曆的內容,他沒有拜讀過劉洪的著作,但他知道現代的農曆啊,論精密,乾象曆就是個弟弟。
“家父對曆法也有些研究,只是去年家中遭賊,吾被擄掠,手稿都遺失了,只記得隻言片語,還請元卓公斧正。”
“請言之。”
“跟據月相的變化週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以太陽迴歸為一年的長度,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劉洪思考片刻,出言稱讚:“妙哉,使君家嚴當真大才,可惜未能相見。唉!天妒英才,讓人扼腕。”
說完嘆息不已,竟然有些哽咽。
不怪劉洪大驚小怪,現代人看來再平常不過的資料,那都是天文學家、數學家幾十年觀測、計算,歷盡千辛萬苦才得到的數字,真的不簡單。
看見劉洪這種表現,綁他上車是沒什麼問題了,讓他感慨一會吧,劉襄轉頭對甄逸說道:
“我想建一座書院,就在西面的山區,要大一點,離城不要太遠,建成之後請康成公和元卓公去講學,將軍府還有萬餘卷藏書,也可以貢獻出來,此事可行嗎?”
甄逸沉吟片刻,回答道:“若動用水泥這等建築神物,週期不會太長,就是花費會很大,吾會去考察地形,再回報使君。”
說到水泥,盧龍塞在築關,傂奚在加固,紫荊關在擴建,聯通各處戰略要地的大路,也在用苦役修整,水泥產量不夠,無法供給書院。
“先考察地形,整理一個冊子呈上來。”
甄逸領命,告辭而去。
不多時劉洪也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賠禮:“吾失儀,使君莫怪。”
“無妨,元卓公可想好了?”
劉洪猶豫的說道:“使君真要採用乾象曆?朝廷未下令,擅改曆法,怕是有些掛礙。”
“不必在意,一切吾來擔之,不但幽州要改,還要推廣到全天下,元卓公嘔心瀝血之作,真的不想推廣嗎?”
劉洪嘆了口氣,下定決心:“吾這就辭官,方才使君短短几句,吾又有領悟,要重新計算一遍。”
“元卓公專心在此治學,些許瑣事,吾為你辦理便可。”劉襄不放心,萬一不回來了呢,反正漢朝辭官也容易,掛印而去就是了,劉襄會命令緹騎辦好,順便把劉洪的家人也接過來,這就萬無一失了。
送了一座府邸給他安家,命令緹騎去常山搬取家眷,劉洪也不在意,悶頭做自己的學問去了。
拋開鄭玄和劉洪,現在最重要的事還是蝗災。
起災的地方在三輔,就是長安周邊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
那裡先爆發的蝗災,蝗蟲飛騰而起,向北進入幷州,向東過司隸,闖入了冀州,又波及了兗州、青州。當地也有不少蝗蟲,誰也不知道會發展成多大的規模。
現在知道怕了,早幹嘛去了,劉襄心中憤怒,但也沒有辦法,只能動員百姓,加大滅蟲力度,準備迎接蝗蟲入境。
南方也有波及,劉襄心累,已經懶得打探,不知道具體情況。
幸運的是,暫時還沒闖入幽州,但探子回報,因為山脈阻隔,幷州蝗蟲無法東進,已經北上衝入草原,上谷郡也受到波及,情況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