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封候拜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寶的首級送到了皇甫嵩那裡,安平軍的旗幟飄揚在下曲陽城頭,劉襄表示,六萬安平軍已將黃巾蛾賊全員剿滅。
皇甫嵩預設了,將戰報和張寶的首級送去洛陽,要求驛騎日馳十六驛。
秦漢時期的驛站傳遞體系已經很完備了,分步遞、馬遞、急腳遞、船遞。
《後漢書》記載:“驛馬三十里一置, 卒皆赤幘絳韝雲。”意思是說,驛站三十里一設,內養馬匹,驛卒著紅色頭巾、紅色袖套,揹著赤白色的背囊。
漢代沒有明確的五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的說法,是按日馳多少驛站來算, 意思其實是一樣的,而且驛馬也不是戰馬,沒那麼稀缺。
兩方十幾萬大軍就地修整,等待朝廷詔令,也在隱隱對峙,反正劉襄是不會放鬆警惕的。
曹操倒是邀請了他幾次,都被他拒絕了,行百里者半九十,這最後一步,一定要謹慎,萬一碰到了魚腸劍啊、鶴頂紅啊、牽機散啊,那多冤枉。
他現在只想安安靜靜的等待結果,安平軍的軍威,皇甫嵩的忌憚,甄逸的奔走,張寶的首級,這一切, 會結出個什麼樣的果實。
他很期待。
這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年。
一月初三,詔書到了。
光和七年臘月二十九改年號為中平元年,大赦天下。
安平軍上下, 一體赦免。
任劉襄為平難中郎將,領幽州刺史,封為淥水亭侯。
皇甫嵩任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晉封為槐裡侯,食槐裡、美陽兩縣租稅,食邑共八千戶。
朱儁遷鎮賊中郎將,西鄉侯。
曹操遷濟南國相,孫堅任別部司馬,劉備什麼都沒有。
接了詔令,上表謝恩,寫了些歌功頌德的套話,日期就得寫中平二年了,中平元年就兩天,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理解不了那些朝廷大員的腦回路。
皇甫嵩現在是冀州牧,所以,他來討要下曲陽了,就帶了幾個護衛。
劉襄沒有盤踞此地的意思,只是朝廷大軍未退, 他難以安心北歸。
皇甫嵩身著綿袍,外披大氅,一見面就開口說道:“吾信守承諾,宜程不可再行差踏錯了,如今四方動盪,風雨飄搖,大丈夫當為國征戰,平賊破虜,方為真英雄也。”
聽這話的意思,是想讓劉襄做個平定四方的功勳戰將,沒想到皇甫嵩還有這個心思。
可東漢已經病入膏肓,縫縫補補是沒用的,就算再高明的表湖匠,也無濟於事的,他從根子上就已經爛了,還不如推倒重建。
不打破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枷鎖,大漢這個巨人根本無法前行,他只會越來越虛弱,最後被別的巨人踩到泥土裡面去。
不破不立啊。
這個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劉襄不會傻得跟皇甫嵩說這些,他拱手行禮:“吾年幼,見識淺薄,多謝義真公指點。公為冀州牧,所轄地域盜匪繁多,若有需求,吾願出兵相助。”
劉襄有自己的小算盤,再過一兩個月,涼州叛軍就要進攻關中了,長安那邊的西漢皇陵要是落到他們手裡,你覺得他們會不會挖墳盜墓?
答桉是肯定的,皇陵裡面陪葬的珍寶海了去了,無論是將領貪財還是充做軍資,那幫涼州人都不會放過。
祖墳快要被刨了,靈帝能不著急嗎?
皇甫嵩就得調過去滅火,若是提前就讓他同意劉襄出兵,那時候,冀州誰最大呢?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啊。
就算不敢明目張膽的佔地盤,能動的手段也很多呀,糧草、軍械、工匠、人口,一想就流口水。
劉襄的心思,皇甫嵩當然猜不到,他很是欣慰的點點頭,覺得自己拯救了一個失足少年。這孩子軍略出眾,膽魄驚人,頗具冠軍侯風采,被自己引入正途,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