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軍拖不起。

劉襄的呼吸有點亂,他深吸了一口氣,穩定了一下心神,繼續問道:“守軍人數眾多,恐怕沒有防禦死角,你是怎麼進出的?可是有密道?”

“沒有密道。”史阿搖搖頭,又頗為自傲的說道:“一根繩索,一支木棒,吾便能翻城而入。”

涿縣城牆高三丈,換算到現代就是七米,高度不是太大的障礙,可城牆是能隨便爬的嗎?

劉襄疑惑的問道:“沒人巡城嗎?”

史阿不屑的說道:“都是虛應樣子,一幫子私兵民夫,哪有什麼軍紀,聽說會帶兵,能打仗的,都在薊縣被主公滅了。”

劉襄難以置信,涿縣被史阿說得跟個篩子似的。

“就這麼容易?”

史阿耿直的回答:“白天不行,容易被射死。夜裡就簡單了,那些人大多是蒙雀眼,離開火光範圍,什麼都看不見。某發現涿縣西南角,有座小山,聽說是馬家的私宅,那裡巡防不嚴,某在那裡出入,沒人發覺。”

劉襄捋了一下史阿所說的情況,缺人統兵,軍紀鬆散,夜盲,城牆西南角巡查不嚴,這些都是涿縣的薄弱之處。

溫恕能組織起這麼多人,說明能力、聲望都不錯。可他沒有彌補,或者說沒有意識到,涿縣城防的那些薄弱環節。看樣子,他不是個會帶兵的,手下幕僚也不懂軍略。

他的防禦策略很簡單,就是依靠城池堅固人手眾多,打消耗戰。

劉襄在心中畫了個重點,這個溫恕,是涿縣城防的關鍵節點,也是破綻之一。

他沉吟片刻,向史阿問道:“攀城難學嗎?”

“攀爬不難,難的是悄無聲息,某三天學會攀爬,用了六年才能隱息斂氣,消去聲音。”

派小隊、出奇兵的戰術,無法實現了。

劉襄在思考,怎麼才能讓史阿去刺殺溫恕呢?刺殺這事,九死一生,刺客們都是一去不回的。

史阿才投奔他,這種事情怎麼開口呢?

他沉吟片刻,問道:“吾若出懸紅,你認識敢接的遊俠嗎?”

漢代的刺客和春秋戰國那會,不一樣了。以前的刺客,重義輕生死,漢代是重利輕義。

在漢代懸紅的意思,也和後世不一樣,懸紅是買刺客的命。

出錢請刺客殺人,殺的多是身份高貴之人,刺客一出手,基本就死定了。只要刺客出手,不管成不成,他腦袋被砍了,懸掛出來示眾了,你就得給錢,這就叫懸紅。

這錢也落不到刺客手裡,是豢養刺客的遊俠收錢。

在漢代,遊俠是遊俠,刺客是刺客。

高門大戶豢養的,為他們殺人賣命的,那叫死士,不叫刺客,不對外接生意。

為錢殺人的職業人士,才叫刺客。這種職業刺客,就是在漢代開始興盛的。

這得感謝那些講究“大復仇理論”的公羊派儒者,他們為刺客事業,添磚加瓦,提供了理論上的遮羞布。

史阿想了想,回答道:“某不識得幽州的豪俠,聽說涿郡有個叫劉備的,某去尋他問問?”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