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援兵快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襄沒有反駁崔奕。他知道崔奕對於戰場有自己的審美。
在崔奕心中,戰死沙場並不是難以接受的事情。
他認為沙場爭鋒,力強者勝,力弱者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沒什麼好悲切的。陣斬敵將更是人前顯聖,鰲裡奪尊的榮耀。奮死拼殺,陷陣而戰,是值得誇讚的品性。
這種武人邏輯,劉襄是不理解的,但他會尊重別人的價值觀。
不再跟崔奕廢話,劉襄命令城中民兵出城協助正兵打掃戰場,並將繳獲的物資全部拉回土垠,帶不走的就跟營寨一起焚燬。
打仗用了一個時辰,打掃戰場到了晚上才徹底收尾。
令支大軍挺肥的,給劉襄運輸了八百多具鐵甲,兩千皮甲,千餘強弩,三千多張弓箭,羽箭弩矢十餘萬支,戰馬四百匹,糧草輜重兩千車。
劉襄決定擴充射聲營到兩千人,護軍營兩千甲士全部換裝鐵甲,剩餘裝備平均配發前後左右四軍。
他現在有強弩四千餘架,步兵鐵甲三千多套,騎兵鐵甲一千兩百套,皮甲七千多套,弓箭近萬張。
離他構思的安平軍裝備配置越來越接近了。
………
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漢女有穿七孔針乞巧的習俗。
安平軍不用過乞巧節。
想過也過不了。
他們也不想讓令支縣的人好好過節。
劉襄領正兵一萬兩千人,民兵兩萬人,來到了令支縣,距城十里安營紮寨。
土垠有後軍及一萬民兵守城,海陽有右軍及一萬民兵纏住守軍。
劉襄暫時沒有後顧之憂,他要一舉拿下令支縣和肥如縣。
留眾軍安營,劉襄帶宿衛騎士來到令支城下,觀察城防。
圍著令支縣城轉了一圈,令支方圓六里,東靠濡水,城周地形平緩。順著濡水河岸開了許多良田,種著粟、麥等作物,此時已經有些泛黃,再過一個月就能收割了。
漢朝時,幽州作物只收一季,沒有種植冬小麥的習慣,基本是農曆八月成熟的春小麥,粟米也是一樣。
見敵軍觀城,令支守軍開始登城戒備,看旗號是公孫氏的私兵部曲,登上城垣的就不下萬人。
劉襄很慶幸,當初自己沒腦殘的跑來偷襲。
幸虧穩住了心神。
陽明先生說得好啊,欲成大事,先破心賊。
坐中靜,破焦慮之賊;
舍中得,破慾望之賊;
事上煉,破猶豫之賊。
三賊皆破,萬事皆成。
劉襄甚至有些後怕。
公孫家族的私兵,被他在令支打掉八千,守城的至少一萬,私底下還有多少,他不知道。
絕不能強攻硬打,得把他們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