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圍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襄在等大軍匯合,一等就等到了六月二十七。
一萬八千正兵,將近四萬民兵齊聚土垠。大軍修整一天,給民兵調撥武器,增加民兵隊伍的武器數量。
命楊槯帶右軍及一萬民兵佯攻海陽,一路大張旗鼓,多造聲勢。楊槯領命出征,引大軍於海陽二十里處紮營,深挖塹壕,打造器械,做出準備攻城的樣子。
命後軍帶剩餘民兵守城,留下輕車營協助。
劉襄帶四千五百騎兵,七千步卒在土垠城北三十里處潛伏。
他要等令支兵馬來攻土垠,在城下包圍他們,殲滅他們,削弱令支的兵力,以便後續計劃。
等待,耐心的等待。
足足等了六天,撒出去的斥候終於發現了令支方向的兵馬,有萬餘大軍正向土垠行進。
這超出了劉襄的預估。
人數太多了,一縣之地怎麼能派出這麼多人馬?都不留人守城的嗎?
要不要偷襲一波?
偷襲令支的念頭在劉襄腦海中打轉,可想想公孫家族的勢力,他們可能有更多的人守城,偷襲太冒險了,後軍一旦守不住,就沒有歸路了。
劉襄穩住心神,既然制訂了計劃,就不要隨意動搖,自己現在可沒資本冒險。
命令斥候繼續打探,他要等待更詳實的情報。
令支大軍向土垠推進,一天後在土垠城東十五里處安營紮寨。劉襄的斥候也摸清了情況,兩千多遼西郡郡兵,其餘是打著公孫旗號的私兵,沒帶民夫。
劉襄和崔奕、閻柔在遠處觀察令支大軍立營。
他開口問道:“能不能趁著他們立足未穩,突襲一次?”
“有兵伏於側翼,對方有準備,這時候打過去,就是正面強攻了,主公要打嗎?”崔奕回答劉襄。
閻柔請命說道:“主公,吾帶著胡騎去試探一下,看看有沒有破綻。”
劉襄等令支出兵,可不是想正面作戰的,見對方有準備,就熄了突襲的心思。
“既然有準備,就不要空耗力氣了,估計夜襲也沒什麼用處,不可能不防備的。等他們攻城吧,吾已經準備了不少守城器械,雖然民兵戰力不行,但守城還是能用的,先讓他們給敵軍一點苦頭吃。
敵軍兵卒疲憊之時,就是吾等進兵之日。”
三人悄悄退走。
劉襄命越騎營分成小隊,遮蔽伏兵周邊十里,防備敵軍斥候。
令支大軍紮好營寨,休息一夜,第二天便推著雲梯、衝車向土垠行進。大軍兵分三路,行圍三闕一之法擺開陣勢,主將公孫越命人勸降:“大軍已至,何不早降,早晚攻破城池,爾等俱為齏粉。”
城上守軍無動於衷,反倒用更大的聲音規勸城下兵卒:“安平將軍廢苛政,分田地,人人吃飽穿暖,何必給人做牛馬,不如早早歸降,一起過好日子。”
令支的兵卒被這套話術加上了軍心動搖的負面狀態。這屬於精神攻擊了,劉襄的敵人都會受到影響,意志判定不過關的,當場就投了。
公孫越很惱火,這不是好好打仗的路數。
打仗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咱們明刀明槍的幹。你這玩的是盤外招,不講武德。
他也不走勸降的流程了,主要是勸不過,再勸下去,誰投降還不一定呢。
大手一揮:“填河。”
他要先把護城河填出路徑,後面兵卒就能跟著攻城器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