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前往潼關 (求月票,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路上範巴斯一直埋怨韋宇龍不該和英格蘭人合作。
韋宇龍只借口說有錢當然要賺,還當說出了自己給查爾德開出的苛刻條件,又答應他可以在各個口岸設立荷蘭商館,和英國人競爭,才讓範巴斯好受一些。
到了津門,果然見到範巴斯帶來了兩千三百多棕色的面板的新荷蘭土著。
這些人只經歷了不到一個月的海上航行,精神果然要比以前那些黑人好許多。不過兩千二百多人裡,竟然有一小半是年輕女子,這些人雖然膚色不似西方人或者東方人這麼白皙,但樣貌也大多長得都還不錯,可惜有不少在路上已經被範巴斯手下人給糟蹋了。
這些人部落被摧毀,家破人亡,韋宇龍覺得他們都是可憐之人,買下來還能讓他們過的好一些,不過那些被強暴的女子他還是讓範巴斯給打了個折扣後才全部買下,男子編入那支黑人軍隊,女人則送雅克薩墾荒種地。
這一次範巴斯終於沒讓韋宇龍失望,他帶來了兩個法蘭西人和三個荷蘭人,都是落魄工匠,一個做鐘錶的,一個做紡織的,兩個是武器製作的,還有一個鐵匠。
韋宇龍讓這五個人留在津門,觀察一段時間身體狀況,順便學習漢語,之後編入科技部工作。
他希望有這五個人的加入,能讓武器和生產工具的研發更快一些。
對於科技的發展,凡事都有自己的規律,雖然韋宇龍是穿越者,但也不能太過干預自然規律,不然可能會引起社會混亂。
再說民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給予引導和重視,鼓勵國人發揮才智,讓科技不斷進步就可以,別落後於世界。
華夏有五千年的文明,而西方進入開化狀態比我們少幾千年,他們能辦到的事情,我們只會做的更好。
自己上一世的落後,只是因為統治者愚昧才造成的,而韋宇龍這一世,他不想讓悲劇再次發生。
韋宇龍讓商部、和禮部官員繼續陪著範巴斯,幫他準備貨物。
範巴斯好說歹說,韋宇龍才答應賣給他兩萬盒“多寶龍涎丸”。
這個藥去年的銷售有五萬多盒,如今市場開啟,給他兩萬盒已經是極限,另外還要英國人留兩萬到三萬盒,剩下自己的商隊還要賣到倭國和南洋以及中原,今年想來八萬盒都不一定夠用。
在回京城的路上,韋宇龍大概盤算了一下,由於擴大軍隊,撫卹大戰中戰死和受傷計程車兵,新政的推廣,都是相當花錢的事情。
加上剛從範巴斯那裡收的一百多萬兩銀子,如今國庫存銀還不足一千萬兩,這還包括康熙帶不走留下的兩百多萬兩國庫銀兩,還有從各地滿洲將軍府和江寧織造哪裡繳獲的一百多萬兩。
如今各地海關還沒多少收入,現在只能等今年的田稅收上來,明年才不會太過窘迫,不然真的要去雅克薩再搬一次銀子了。
“現在果然軍費才是最大的開銷啊!不過希望以後好點,要是可能,那個連城訣的寶藏找到,應該會能替百姓做不少事,最好到時候看病也不花錢。”
七月二十五,韋宇龍帶周培公和洪熙官出發前往河南。
往常皇帝出巡,那動靜幾乎能讓全國都動起來,而韋宇龍卻很低調,只帶了五百御前侍衛和五千禁軍騎兵,就像要去打仗一樣離開京城,路上也不許驚動官府和百姓,晚上都是在郊外紮營。
五天後到了大名府,周培公送來吏部官員一堆各地官員的施政綱領。
這是吏部改革的一部分,官員在上任之前,都要才寫的施政綱領,不但要在內閣留檔,還要公佈給百姓,受百姓監督,也是他們將來考核的標準。
韋宇龍只翻閱了一會,卻越看越是生氣,裡面都是說什麼要讓治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又是給朝廷增加多少稅銀,更有甚者,說自己任期內會要克已奉公,每日三省而行,等等。
看著這些廢話,韋宇龍不由罵道:“寫的這是什麼破玩意,假、大、空,一點實質的內容都沒有。”
周培公如今還兼著吏部尚書,手下官吏被皇帝這樣罵,他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
韋宇龍見周培公侷促,忙道:“培公,我不是說你,這些人寫的確實讓朕生氣,不過也幾個不錯的。”
說著他拿過一個叫郭琇的縣令的摺子,道:“這個人不錯,他雖然只是一個到任不到三個月的知縣,卻已瞭解了當地百姓情況和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還有理有據,朕要的就是樣的東西。”
這個人周培公是知道的,便道:“這個郭琇臣知道,他是山東人,康熙九年中了進士後,一直留在翰林院,並沒有派官,這次康熙西逃,他也沒有跟去。臣發現他處事精幹,頗有能吏之才,便讓他去吳江先當三年縣令,歷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