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遼王朱啟剛剛收到了朱元章的聖旨,朝應天府過去的時候。

在應天府的那些官員們,就已經收到了訊息,遼王殿下在北邊,完美地處理了草原上的經濟改革。

那些官員們對於遼王殿下,都是讚不絕口。

而中央朝廷的那些官員們,則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他們派去草原改革的,有不少的官吏,都是經驗豐富的官吏。

但在遼王面前,似乎都不夠看的。

而遼王殿下那一句話,就是讓官員們走到民間,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

這句話,讓不少的官員都大為感動。

雖然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但這樣淳樸的語言,卻讓那些官員們心裡面也是暗暗的記了下來。

說白了當官的難道真的是為了一家天下嗎?這當然不是。

自古以來,儒家天下都是為了公天下呀,都是為了天下的老百姓。

只是大家都學過這句話,但真正把這句話記在心裡面的,卻是沒有幾個人。

而遼王殿下雖然不會如同他們一樣滿嘴的之乎者也,確是真正把這句話記在心裡了。

要不然遼王殿下也不會這麼快就解決了,草原上那些老百姓們的經濟問題。

還組建了農村合作社,讓那些老百姓們有什麼問題就像官府衙門這邊詢問。

不僅如此,聽說遼王殿下在傅友德打敗納哈出的戰役裡。

也是出力頗多,說起這件事情不少的中央朝廷官員們,也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都紛紛詢問,咱們這遼王殿下出了什麼力氣啊?

有人就說了。

怎麼沒出力氣啊?如果不是遼王殿下的威名,這納哈出,沒準還要拿著兵馬反抗反抗。

但就是因為咱們遼王殿下,先前千里咒殺了這李芳遠,讓這納哈出是嚇破了賊膽。

那些北元計程車兵們,也是沒有一個人膽敢反抗的,全都紛紛投降了。

其實他說這話,也是沒什麼錯的。

畢竟納哈出也是畏懼遼王朱啟的名聲,所以才不敢反抗的。

而且整個北元在大家看來,也都是遼王朱啟帶兵親手赴滅的,反倒是打了最硬仗的藍玉的功勞,似乎沒被大家記住。

不過藍玉的功勞,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官職上,遼王自然是比藍玉要大得多的,這要拍誰的馬屁還用問嗎?

而現在不僅僅這麼大的功勞,壓在遼王朱啟的身上,現在皇帝陛下又下旨了。

讓遼王殿下趕緊回應天府主持,最近一次,也就是洪武19年的科舉考試。

而科舉考試的改革,在幾年之前就已經發布過了。

在洪武19年要舉行的科舉考試,是新式的考試。

學的都是遼王殿下編的教科書,像什麼數學物理化學這些東西,以前可都是學都沒學過的。

現在在朝廷當官的這些老古董們,幾乎沒幾個人懂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