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很少有自己的財產,那些擁有自己牛羊的牧民,僅僅只是少數人罷了。

大部分的草原上的人都是以奴隸的形式存在。

而朱啟要做的就是當一個解放者,把這些人的農奴身份,完全的給解放出來,把那些少數的壓迫者給鎮壓下去。

這樣做免不了會使很多草原的貴族重新反叛,所以朱啟並不著急推行他的計劃。

而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草原上的勞動力大大的增加,而後可以組建新的城市,有多餘的勞動力,就可以建立大片的農田牧場等等。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很多地方都被荒廢下來,實在是有點可惜。

雖然草原很多地方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可以肯定的是現階段大部分的草原地塊,都沒有經過充分的開發。

很多地方其實都可以適合種玉米土豆,還有放牧以及建立城市的。

現代中國的草原上不就有很多璀璨的城市嗎?

朱啟要做的就是開發草原。

建立新的據點,開墾荒地還有道路等等,一想事情還都多的要死呢。

好在勞動力已經到手了,馮勝雖然沒有抓住王保保,但俘獲的北元士兵還是有近數萬人。

這數萬人完全就可以拉過來幹苦力,先從修路開始,然後運輸各種各樣的原材料開始鑄城。

後續還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到時候再從民間招募就好了。

當然這些事情都需要經過朱元璋的同意才可以,朱啟等到馮勝帶著俘虜回來之後,確認無誤,留下了少部分士兵,進行防守和統御那些投降的部落酋長之後。

朱啟就帶著手底下的人,浩浩蕩蕩朝著應天府回去了。

這可是真正的凱旋而歸。

——————

洪武16年12月。

如果有人提前告訴你,他能夠在年初出發,一年的時間就擊敗北元,年末的時候還能回到應天府向皇帝報告。

那麼無論是誰肯定都會說你瘋了,說這些胡言亂語的事情。

但事實情況是,真的有人做到了那就是咱們的遼王朱啟。

任誰都沒有想到遼王殿下居然能這麼快,沒有任何人懷疑遼王殿下能夠打敗北元。

但卻不知道僅僅這麼短短的時間,就把被北元打趴下了。

他把北元的皇帝給抓住了,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抓住北元皇帝的是藍玉。

但藍玉可是遼王殿下的副將啊,所以這功勞自然也有遼王殿下一半。

後來又聽說是遼王殿下果斷讓藍玉和馮勝兩位將軍,分兵兩路。

這才讓馮帥吸引住了王保保的注意力,藍玉這才有機會千里奔襲王庭。

一舉抓獲北元皇帝,也就是說如果遼王殿下沒有果斷的分兵的話,到時候能不能抓住北元皇帝還都是要打問號的事情呢。

這樣一想的話,這一場戰鬥能夠如此順利,還獲得這麼大的戰果,可不就是咱們遼王殿下的功勞最大嗎?

若不是遼王殿下指揮得當,有勇有謀的話,還真不一定能夠如此順利了,在朝堂上大家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