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雲南的情況,也是能夠滿足大明所需求的很多實物的。

而朱啟要做的就是幫助大明雲南這邊的老百姓們,把東西種起來。

種田這種事情,自然不需要朱啟親自出馬。

他的手底下,也還是有很多的大臣,精通於種田方面的事情。

朱啟手上的大臣。和中央朝廷的那些大臣肯定是不一樣的、

因為是朱啟自己招募的都是專業性很強的人才,並非是科舉考試考上來的。

而朱啟很快就挑選了兩個村寨,離的昆明也不是很遠,而村寨裡的首領也都是心向大明的。

當然這裡的心向大明,並不是說他在梁王手下的時候,就已經想著投靠大明瞭。

而是因為他離的昆明實在是太近了一點。

要知道現在朱啟帶的大軍可都駐紮在昆明這一帶呢。

但凡是有點事情,第一時間就能感到他們的村寨。

又不像別的村寨旁邊都是大山,想往山裡躲也可以。

他們在平原上,雖然平日裡種田拿到的東西好處挺多的,但現在被大明打進來之後,也直接就在大明眼皮子底下被監控起來了。

那當然立馬是表露忠心啊,別說什麼,把他的袋子拿出來做實驗田了,就算是把首領換了,那不也是豬琪一句話嗎?

總之一句話,離的昆明太近,說話都沒什麼底氣了。

而朱啟也並不急著把這些村寨的部落首領都給撤換掉,還要他們幫著幹一些事情的。

而要乾的事情,首先第1點,就是說服那些部落的村民們,種玉米土豆和番薯。

然後就是讓他們使用肥料等等這些新奇的東西,總之就是要和大明這邊的政策靠近才可以。

而有了這些部落首領的幫助,朱啟在村寨裡面推行新的農作物也是事半功倍了起來。

那些村民們很快就種植起了新的農作物,而這些農作物在北方或者中原地區,需要小半年的時間才能夠長成。

但是在雲南這塊氣候宜人,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地方。

卻僅僅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生長完成了,尤其是土豆番薯這些長成很快的農作物。

所以朱啟也並不著急多說什麼,一切都以這些農作物長成之後的實際成果來說話。

而在農作物生長的時候,朱啟也正在宣傳著,有關於大明朝廷對於雲南百姓們的扶持政策,首先自然就是農業方面的事情。

宣佈三年免稅,而如果願意從中原地區或者其他地方遷移到雲南的,可以5年免稅。

好傢伙,這是什麼概念啊?

三年免稅,種植三年東西,全部都是自己的。

5年免稅就更誇張了,一個人有多少個5年呀?

這5年積攢下來的糧食恐怕都能夠娶幾個老婆了吧。

有人可能要說朱啟這不是敗家嗎?

其實一點點的也不是,雲南才多少人口呀,就算是全免了,對於大明的財政收入,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更何況之前大明就並沒有掌管過雲南,現在剛收復回來,免稅就免稅唄,也無所謂的。

而在歷史上,大明即便擁有著雲南,但從雲南土司那邊收取的稅務也是非常少的,僅有一些小數額的貢品,而這些貢品並不算什麼。

現在乾脆直接給他免掉了,倒也不會對財政有太大的影響。

更何況現在大明已經有關稅系統,由朱啟親自建立起來的關稅,能收的錢可是多的不是一點半點啊。

在財政的價值之下,自然可以出臺一些惠民的政策,主要是鼓勵移民往雲南那邊去,相信在這樣的政策之下,很多的中原百姓都樂意到雲南去的。

當然具體如何還得等實施以後才能看到效果了,而除了農業上的幫扶減免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進行宣傳。

朱啟現在自然不可能直接宣傳,讓雲南的土著老百姓們不要去管他們自己的村寨首領。

而跟著大明的腳步這樣宣傳的話,恐怕不僅僅那些村民不會聽自己的話,就連那些土司們都會被推到對立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