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軍路過番禺縣的時候,番禺縣的老百姓可以說是激動壞了。

早在幾年之前,遼王殿下在番禺縣幫他們主持公道,救了道同,然後斬殺了番禺縣為害一方的兩廣總督朱亮祖之後。

老百姓們對於遼王殿下的好感那是上升到了極點、

如今見到遼王殿下率領明朝天軍,又趕赴兩廣地區,要去解救被北元霸佔的雲南。

老百姓們, 雖然不知道什麼家國大業,但聽到遼王殿下要出征,還是非常的激動。

並且早早出來迎接,可以說是熱鬧非凡,歡迎的場面,空前浩大。

老百姓們自己提著家裡的糧食米麵, 還有釀造的米酒,早早的就在門口等候著遼王殿下的到來。

如果不是知道這並非是官府衙門組織,而是老百姓自發組織的,那這地方上的御史,肯定要參一本說浪費民力,表面工作什麼的。

而朱啟帶著大軍來到番禺縣門口,並未進入城鎮,也就早早的看到了在門口列隊等候的那些老百姓們了。

對於這些老百姓的歡迎,朱啟自然是給予回應,不可能寒了大家的心啊。

不過那些大軍是不能開到城裡面的,這都是有規定的。

所以朱啟只是讓大軍在城外的校場集結,暫且休息。

而自己則是帶著一些親信部隊,一起進城和那些老百姓們打招呼。

然後讓大家早日回家,不要在這裡扎堆聚集。

老百姓們自然不會那麼的聽話的,一個個的都歡呼雀躍的。

要看看傳說中的遼王殿下長得什麼模樣,雖然上一次遼王殿下幹掉朱亮祖。

但見到遼王殿下廬山真面目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那老百姓自然是想看看傳說中的遼王殿下,長得什麼模樣。

畢竟這老百姓們對於偉岸的人都是非常崇拜的, 若是有生之年能夠得以見到真容, 自然是對後代都是吹噓的資本呢。

能夠看到遼王殿下真面目的老百姓還是少數, 即便是遼王殿下直接從城門騎馬進來,但官方的安保工作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

所以也只有靠得近的老百姓能看到了,回頭也是跟其他人說一說,咱這遼王殿下有三頭六臂,如何如何的偉岸英雄。

不過小孩子們聽著就有點嚇唬人了,這三頭六臂還是人類嗎?怕不是妖怪不成?

不過聽那些小孩子們說遼王殿下是妖怪什麼的,當時就有老百姓不樂意了,父母也是上去就一巴掌,呵斥說到:

“瞎說什麼呢,咱們遼王殿下能是妖怪嗎?那分明就是天上來的星宿下凡的神仙。”

遼王殿下是神仙,這件事情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

倒也沒有任何人懷疑,而老百姓們見到了遼王殿下入城之後,一個個也都有了主心骨了。

心想著只要遼王殿下在,那些江南子弟兵們跟著遼王殿,去打雲南,那竟然是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了。

而朱啟也知道那些老百姓心中所想,越是如此越覺得自己肩膀上的責任重大。

若說別的事情嘻嘻哈哈還可以說得過去,但打仗這種玩意兒真的不是兒戲的。

所以朱啟也非常自覺。但凡是和戰爭有關的事情,那都給其他名將們安排,自己只要當一個人形橡皮章的就好了。

至於說這軍功到底怎麼算, 那朱啟就算是算到自己頭上也是認的了,只要跟著他來的大明將士們,能夠多一些人回去就比什麼都好。

而大軍在番禺縣也僅僅只待了三天的時間,等到兩廣地區的軍隊集結過來之後,便繼續朝著西邊前進。

道同此時早就已經在西邊的軍事重鎮,安順等著了。

他此時早就不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了,自從上次和朱啟一起搬倒了周亮祖之後,就獲得了朝廷的重任。

本來是打算把他放到中央朝廷去的,不過朱元璋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兩廣總督的人選。

也就沒有讓他來中央朝廷任職,而是直接繼任兩廣總督,負責統領軍政大事。

畢竟現在是戰爭時刻,要用信得過的官員才可以。

而道同這個人為人正直清廉雖說,在軍事上可能並沒有徐達等人那樣的能力,但道同也是經歷過亂世領過兵打過仗的。

所以說以前是元朝官員,但為明朝任職之後,識君之祿,擔君之憂,做的也是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