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怎麼可能是貪官呢?(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伯溫一開始聽說,遼王殿下要召集那些學生們算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賬本的時候,也是一臉驚訝的表情。
劉伯溫雖然知道遼王殿下編寫的數學教材,簡直就是重現唐時候數學之巔峰。
但這些只學了一年多的學生,真的可以完成這樣的重任嗎?
劉伯溫並不知道這些學生的真正本事,畢竟劉伯溫也並沒有在學院裡面,像鄭士元那樣系統的學習數學這門課程。
他都這把年紀了, 而且對於數學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興趣愛好。
所以,當鄭士元聽到劉伯溫私下裡說出這樣疑惑的時候,鄭士元也只是笑了笑,然後對劉伯溫說了一句:
“誠意伯,別的我不敢說,但數學一道上遼王殿下說是大明第一,那絕對沒人敢自稱大明第二了。
就連我也只是跟著遼王殿下身後學了點點皮毛罷了。”
劉伯溫看到鄭士元居然如此的自信,也是來了興致就跟著鄭士元一起去到那些學生們正在計算資料的地方了。
錦衣衛們的速度本來就很快, 況且已經調查了許久的時間了,對於各個布政司的賬本,他們早就已經握在手裡了。
這個時候遼王殿下,將這些賬本要過來,也就只是從官署衙門搬去送給朱啟罷了。
而那些學生們一個個的都在國子監呢,也都是非常容易就召集了過來,朱啟特意安排了一個大屋子,專門讓這些國子監,學習了數學的學生們,在這間屋子裡面進行財務計算。
而他們計算的方法,也都是在學校裡最新學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不僅如此,朱啟還給他們一人配了一個最新款的算珠。
這個算珠可不是宋朝時候到明初流行的那種算籌,而是已經非常現代化的算盤。
實際上, 算盤真正普及也是在洪武末年左右開始普及。
但現代化的算盤還得等到明朝中後期,朱啟也算是提前一百年,讓真正的算盤現世了。
就見到在整個房間裡面,這些學生們被隔開在一個個的小隔間,互相之間也都看不到, 就好像朱啟後世的辦公室那種樣子。
但這種超前的工作環境,還是讓劉伯溫感覺到深深地震撼,這確定不是每年的科舉考試的現場?
那些學生們,一個個低著頭,手指快速地撥動著手上的算盤,同一時間還一隻手拿著鉛筆,在紙上書寫著阿拉伯數字的數學公式。
阿拉伯數字的一大優勢就是簡潔和方便,而且體積較小,書寫也很快速,用來統計那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劉伯溫走到了一個學生的面前,就瞧見那個學生已經將一個布政司下屬的縣城的賬本放在了邊上了。
劉伯溫又看了看那個學生邊上寫著的資料,隨後拿起了正式原地上來的賬本。
居然和官方中央統計的資料相差不算特別的大。
劉伯溫驚訝的看向了鄭士元,正式原則是自信滿滿的,點了點頭說道:
“遼王殿下真乃神人也。”
——————
朱啟還並不知道鄭士元在算賬這種事情上都能夠把自己吹一波。
他現在正忙著在監獄裡面檢視那些被關押的官員呢。
當然不是去監獄給那些官員送溫暖的,主要是看看有沒有認識的人。
比如說在歷史上很出名的一些文臣,武將什麼的,這個時候能救一些就是一些吧。
別等到自己賬本算出來之後,這些官員在關監獄裡面被打得半死不活的,出來也只剩半條命。
你還別說,朱琦往這監獄裡面轉了一圈,還真的瞧見了不少在歷史上有名有姓的角色呢。
他們的功績可能並不像徐達那樣的突出,或者像劉伯溫那樣的傳奇,但是在當地也是有非常好的美名和官聲的。
這些官員起碼歷史驗證過,都是一些比較不錯的,有能耐的官吏能夠救下來,當然是多救一些的。
朱啟現在是錦衣衛指揮使,而這錦衣衛的許可權能力,可是比刑部還要大得多。
更何況他還是朱元璋欽定的調查空印案的人選,這牢獄裡面的官吏們自然不可能不聽朱啟的。
很快就安排給那些官員們改善起了居住環境,而除了那些官員之外,其餘的官員朱啟能稍微照顧一點的,也都照顧上了。
反正在牢獄裡活活打死的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
朱起做的這些事情,朱元璋當然也都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