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遼王殿下的心學(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連其中的《九章算術》中的題目,遼王殿下先前在全城發榜,竟然只有三人答出來!
要知道,在唐朝時候,這《九章算術》可是十幾歲的小孩子學的內容啊!
在洪武年間,竟然沒人會!
有的學生不服氣,可能要反駁說了:
“老師,您說的這些,都是古人學的東西,但依學生看,如今咱們更應該多學學聖人的道理,這數術乃是商賈之道,也並不是很重要啊。”
他這話說完,鄭士元笑了,也不批評他,而是說道:
“先不說這繪製地圖,測定湖泊山高是何等重要,就說說你所說的聖人道理吧。”
鄭士元揹著手,說道:
“眾所周知,我如今有幸成為遼王殿下的長吏,說來慚愧,雖說長吏,但遼王殿下天賦異稟,我所能教的著實不多。
雖然我沒有教多少,但平日裡也常常能與遼王殿下坐而論道。
曾聽說過遼王殿下的一些獨到見解。
概括四字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鄭士元說完,下面解釋一片譁然,緊跟著學生們就開始討論起來。
“朱子所說,不應該先知後行嗎?”
“是啊是啊。”
大家此時學的,多是朱熹的理論,此時聽到不同看法,一個個的都頗為驚訝。
而鄭士元也知道大家的態度,他起先聽到遼王殿下隨口說起心學的時候,也是頗為驚訝。
但遼王殿下卻是神情如常,也並未覺得有何不妥之處。
鄭士元起先也並不知曉這是一種新的儒學理論,但鄭士元跟遼王聊得多,也發覺其中精妙之處。
而且遼王也說過,這叫心學。
這一段時間以來,鄭士元就一邊記錄遼王言行,一邊琢磨著這心學的含義,當然,大部分都像孔子的弟子,記錄孔子言行一樣。
而遼王朱啟的這些言論,彙集到一起,在鄭士元的面前,便展開了一項新的大門。
哲學這方面,朱啟不擅長。
但朱啟會聊,會侃啊!
心學可太出名了,那種深奧難懂哲學理論,自己以前上歷史課的時候,歷史老師可沒少聊過,他張口就來。
至於說什麼“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之類的,朱啟並未多考慮,畢竟他的思維早已經是唯物主義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