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無辜(第1/2頁)
章節報錯
陽光從窗外射入,夾雜著絲絲清風。
劉釜今穿紗衣,但見之近些時日來,鬍鬚漸長,徒增了幾分成熟之感,配合著那雙滿是靈動智慧的眼,散發著幾分凌厲王霸之意。
主舍內,便看泠苞、法正、馬增、王許、許汲,以及包括剛召之為都尉的鄧賢等三十餘名軍吏,及郡府主吏皆列於下首,默聲思索。
即在方才,他借天下之勢,詳細說明了他於移民安置之個人看法,比泠苞之言,更添實證。
定言之,曹袁之戰不願爾,攜天子之曹操定然勝之,其等即為匡扶漢室,便是將來走出益州,將來必有一戰。與兇猛的曹軍作戰,器之利,糧草之儲備,後方之於穩定,皆不可或缺爾……
實際這些話,於昨夜,劉釜單獨召見法正已有說明,知曉劉釜佈局深廣,用心良苦,法正已然慢慢改變了想法。
等候了十來息時間,當下見旁人再無疑問,劉釜目視每個人的面孔,面色柔和,又道:“我知君等之所思,但如吾方才之言,天下之群雄,無一簡單相與之輩。
南中安,蜀地安,此所為興漢之事可成也!
戰事者,非數日之功,當謀長遠之道。遂於此,我等多通行其事,由根源解決問題,不僅是造福南中百姓,也能為吾等後續成事提供助力。
此我所思也!
亦我所欲也!”
劉釜言辭懇切,所思之遠,讓人敬佩,亦讓人臣服。
舍內人紛紛頷首。
隨即,但看劉釜欣慰一笑,然後從案几上走下,來到法正和泠苞中間,兩手握住二人的手,看向之臉龐,然後望向周圍之眾,道:“孝直、子美,還有諸君,吾等皆屬同僚,皆富匡扶漢室之志。
前行路上,便如南中之事上,可以有分歧,有不同看法。
是以為公事者,但可敞開了講,決不能因小失大,傷了各自感情。
汝等皆屬於我劉釜左膀右臂,便是將來興漢之翼也!”
法正性格上,有些錙銖必較,能力有,但心眼有些小。泠苞也是個直性子,便於軍中,於劉釜說話,也是直來直往,好在其常為領兵之將,僅受劉釜之召,即是得罪人,也是得罪劉釜。
而今奮勇軍,乃至於旄牛軍,德陽卒,正值整合之際,加上南中未來數年之建設,本部將領的團結,尤其二人的攜手共事非常重要,劉釜自不願二人因前次爭論而生隙。
同樣,選擇今次於大庭廣眾之下,開誠佈公再行說出,不僅是為了讓法正泠苞明白他之心意,也是為了達成手下軍吏和地方官吏之意見統一。
當前南中尚未完全平定,建設已經展開。在建設之中,最憂慮的就是分歧之下的內耗。
他人自不會讓局面發展到這一步。
而到這時,身為主將的他,不偏不倚,堅定表明個人態度,並促進部將間的理解與團結,即顯得非常重要。
這是一個考驗事主能力的過程。
法正和泠苞都是聰明人,劉釜連續兩次表明態度,不惜自降身份,虛心相告,他二人又怎能視而不見。
其二人心懷感動,碰上這樣一個能理解各自,並虛心傾聽各方意見、且有個人堅持主見的主君,是以為大幸哉!
二人忙躬身道:“正(苞)但不負君之教誨!”
劉釜笑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