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問世間,誰不想功成名就,名留青史?現在,就是機會。

即在劉釜於郡府召諸將商討完畢的當日下午,許汲見家人安全,接受劉釜相召後,提前一日來到郡府辦公,以輔助處理郡府瑣事。

劉釜欣然將之介紹給了眾人,得曉許汲為劉釜故僚,又得劉釜欣賞稱讚,法正、泠苞者,樂於與之交往商談,一起謀事。

及次日,也是漢軍入駐滇池第三日,郡府還沒有來得及執行昨日之商議。

一則噩耗就從孟府傳到了劉釜耳中。

謀劃孟氏,跟隨雍氏起亂,前日尚出城請降的孟尚,自縊身亡。

同時,留下來的還有一封信件,所予者,正是大漢平南將軍劉釜。

當劉釜接到孟尚身死訊息,另有其子孟普送來的孟尚臨終贈信,看罷沉默許久,嘆息道:“孟尚若是不死,當為南中之梟雄也!”

而孟尚於信中,將全部罪過攔在己身,請劉釜於孟氏族人從輕處罰,他願意以死抵罪。

劉釜稱讚孟尚,倒不是孟尚敢於在滇池起事,想要割據一方這等過去式的行徑,卻是感嘆他能犧牲小我,成就家族的這種果決。也或者,這位敢於反抗漢寺的南中豪傑,於今日看開了許多。

孟尚之自縊,讓劉釜確不能再將孟氏加重處罰,其中只要未處罰漢律死刑者,劉釜全將之以為戴罪之身,加入城外降兵部中,為攻建寧,以恕罪過。

關於接下來平建寧之事,除了這一萬降兵外,劉釜決定以劉楓和孟達,各領兩千人,後隨攻之。此部漢軍,更大的用處,實際上是於降兵之監控,及戰後之佈防,以及在戰時關鍵時期出手。

至於其餘兩萬名兵士,除為馬增所領三千人回往南安,王許領兩千人回往僰道,以防守劉璋部外,餘者萬眾人馬,尤其全部安夷兵,留於益州郡,開始以曲為單位,行開荒之事,並計劃於五月,接受第一批交州流民。

三月二十。

連然縣牢。

吱吱一聲,如同一道沉重的嘆息。

幽暗的縣牢,為人由外部開啟。

咚咚!

一串整齊的腳步聲,連帶著兵甲的碰撞聲,不斷深入。

近兩日來,自從漢軍口中,得曉孟氏投降之事後,孟獲早就安靜下來。與兄長孟琰,該吃吃,該睡睡。

漢軍自詡為仁義之師,目前孟氏投城,那至少能保證城內家眷安全,二人遂感心安。

當聽到由遠及近的聲響後,孟獲、孟琰對視一眼,然後慢慢站起,雙雙臉色劇變。

“是汝!”

眼前出現了熟悉之面孔,可不正是劉楓那張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