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論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眼看年歲漸長,好在遇到了徐庶、龐德,並得趙雲等人效忠,劉備重新振作,但為匡扶漢室,重振天下,便是再多磨難,也難滅他心志。
“士元,可是有襄陽有事?”
分主次坐下後,劉備當先問道。
龐統將一份書信遞過來,於劉備拆開閱覽間,旁道:“回主公,襄陽無事,而是關中戰事!”
劉備一目十行,正好閱覽道末尾,面色一變,將書信壓在手下,感嘆道:“劉季安今次以佈局關中之戰,竟殺得樂進重傷身亡。
曹操手下大將高覽,為掩護張郃撤退,不幸被俘。
劉季安部,大將黃權但因同高覽激戰重傷,將領龐德因追敵,後又受荀攸埋伏,所率之部,於潼關外,所剩無幾,後得劉楓支援,才突圍而逃。
但以此戰,多生波折。
而以據守關中若華陰等要地,荀攸僅得守潼關。
潼關雖掌握在荀攸手中,便以長安、上邽兩座孤城。
劉季安今次舉益州之力,花費數月時間,奇襲關中、涼州,又有馬騰等人作為內部策應。
以借西涼鐵騎,並行益州步卒配合,待因曹操實力於關中薄弱,步步為營,而以勝也!
士元,汝以為呢?”
劉備一口氣中道完,除了感慨之外,還有一些羨慕。
想當年,他與劉釜相遇,劉釜不過是一州府之吏,而他在當年就已經成為朝廷所任命的豫州牧。
而後面數年,距今也快十年了,劉釜可謂是穩紮穩打,上升到了今日,能與曹操相抗的地位。
龐德見劉備精神有些恍惚,想到面前主公之半生,他嘆息道:“且如主公之言。
以德之見,劉益州此行大勝,勝不在人多,勝不在荀攸部少,更勝不在荀攸於華陰推測出了差錯。
而是勝在天時與人和!
其中時間,更以為恰當。
劉益州向關中、涼州發動進攻,恰逢許都讓關涼諸將以質子入京,便是當為人質,誰心甘情願?便是關中之勢,早錯先機。
再有,關中雖重要,然以曹操一心得取冀、幽,將整個大部連成一片,以佔大勢,遂先期只以曹洪、許諸部相助,後再遣荀攸,張郃等部去援。
故以關涼未受曹操控制之際,在荀攸部奪下潼關時,往前而看,勝負已分也!
華陰之戰,直接奠定,未來三四年間,曹操再無取關中之力,必為幽、並拖累。
自然,劉益州雖勝,但以兵士傷亡之大,加上關中、涼州之地百姓安撫,還有收歸之關涼將領安撫,數年之內,亦無外戰之力。”
龐統隨之起身,面向沉思的劉備,深深一禮,道:“此正為主公之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