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諸率大部人馬出戰,只在瞬息。

是時間,整個朝廷本部大營之內,所有兵士,為部將領著,從中間和兩側迎敵。

上林苑的地形,正以給兩方人馬作戰提供了機會。

看著前方不斷走進的旗幟,許諸手中的長矛不自覺握緊了些。

另一側,大將高沛在從斥候處,得聞許諸大部迎來之後,沒有讓大軍繼續前進,而是在荒原空地上,列陣以對。

前番兩兵相接,已經證明了許諸部戰力。

這絕對是益州軍在出褒斜路後,面臨的大敵,而根據槐裡傳來之訊息。

他同嚴顏,唯阻擋住許諸之部,才能對中路軍於槐裡、茂陵一帶的戰事創造機會。

反之的話,若讓許諸部順利進入長安,從杜郵以取,將增強槐裡的益州軍南面直接壓力,一旦槐裡被圍,谷口、甘亭之地失去,為了全軍安全,益州軍將不得不選擇後退。

遂同嚴顏分兵,以嚴顏率部把守甘亭後,高沛本人即率部於外,襲擾並透過中間路上建立的營寨,來阻擋許諸軍之進發。

“殺!”

上書“許”字的旗幟,正以快速到來。

可不是許諸率輕騎先來,高沛忙下令,讓大軍的陣型,往許諸來之方向轉動。

他本人手中拿著沉重的大刀。

此刀正是益州牧劉釜,於之表彰所賜,可謂鋒利!

高沛拿在手中,即以習慣,感覺重量正是剛剛好。

他夾緊了坐下的戰馬,看向身後的百騎,也是益州軍內部訓練之眾。這次出漢中,三路進軍之間,各路都分有數百騎兵,以做好對敵軍之先鋒阻擊。

沒有騎兵,在戰場上,會以直接失去制約。

在前鋒部距離許諸部尚有七十來丈距離時,高沛將長刀揚起,便在距離適當後,下達了兩輪連射命令。

雙方距離不斷拉進,下一刻,射擊之兵士迅速閃開到來,高沛握緊長刀,帶領身後騎兵,從小丘衝下。

前番沒有機會與許諸正面交手,但於許諸本人,高沛聞名久矣!

其之勇猛,如益州牧劉釜前番連連來信,也讓之小心,勿要與許諸正面對抗。

但自信身手不凡,高沛心中有一股豪氣,想與這位曹操手下大將,短兵交戰一番。

身體同馬匹融為一體,看著不斷靠近的兩方人馬,高沛能感覺到心跳在某一刻,不自覺的加快了許多。

他的大刀,亦變得有些飢餓難耐。

這是於對手的渴望,這麼多年來,高沛本人從益州郡小將做起,一步步成為劉釜手下大將,在地方處理政事之外,也從未放棄武藝修行,一身騎術,更是自曉於家中打好了底子。

“殺!”

高沛又是一聲大喝,他縱馬馳騁,在同許諸率來的百餘騎當下交接後,揮動長刀,以砍中面前敵軍騎兵的薄弱點。

陷陣越十幾個呼吸,高沛已經連連授首數人,便是原本光澤鮮豔的甲衣,此時難免沾上了濃濃的鮮血。

但同前方與益州騎兵交戰的許諸相比,還是差了一截。

許諸宛若殺神降臨,他手中的長矛,每揮動一下,即有一名前去阻攔的益州兵士被刺下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