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龐德來信,馬騰閱罷,原本在案几上跪坐的他,迅速來到了房舍內放置的案几上。

兩手將圖紙攤開,馬騰之視線從地圖上幾個位置移動,內心感嘆道:“昭武楊秋,宣威候選,寫谷魏芳,衙縣成宜……自昨日開始,竟接連反之倒戈,以投降劉季安!

而今之局面,大變耳!

韓文約無以防守,陷入兩難,不論關中,涼州之投,使之歸附劉季安不遠矣!”

於龐德軍報中所言,接前線軍情,與金城、武威,甚至含關中之所多地,原本依附韓遂,另受鍾繇、韋康的節制的地方統將,陸續反叛,明著開始支援益州牧劉釜。

這陣臨陣倒戈之時,馬騰早有預料,益州牧劉釜既然遣人來與他說和,定然與其他人也有交接。

但在實際情況上,要比馬騰想象的更為嚴重。

暗投劉釜之人,不覺這麼多,豈不是說明一個問題,劉釜入主涼州,乃是大勢所趨?

這些人趕在這個時候做決定,顯然是被益州軍過去二十多日,進軍迅猛而給震撼,加上益州牧劉釜給出的一些條件,確以讓人動心。

如果關涼聯軍不那麼快敗退,散關和褒斜路能守衛久一些,待到許都朝廷大部人馬到來,結局定然不一般。

結合自身利益之下,背叛和效忠對關涼軍閥而言,並不算什麼大事。

面對當下局面,馬騰亦知道,他必須做出決定了,否則繼續這麼保持下去,會引得劉釜與曹操,兩方皆不惜。

以之大部人馬,處於北地、安定,以及雲陽之地,結合剛剛得到之報,該如何正確作為,是以不算困難。

“為龐將軍去信,向祖厲進軍,再為馬岱將軍去信,輔助好益州軍,攻取牧宛,為馬超去信,北地大部騎兵,以奪漆縣……”

上十條命令傳達下去,算是正是反叛許都朝廷,選擇和曹操為敵。

這麼一瞬,馬騰整個人,感覺蒼老了一些。

這次正式按照約定投降於益州牧劉釜,便是連他,對將來的命運,也無多預料。

實際上,無論是投降劉釜,還是曹操,馬騰皆知道,他於涼州的勢力,只會在之入主後,不斷萎縮。相比較而言,劉釜之仁義,對之多了些誘導。

接下來兩日,繼楊秋、候選等人之後,關涼地區的大軍閥,集有大部人馬的馬騰,公然反對許都朝廷,加入益州牧劉釜麾下,事態之發展,變化之快,讓韋康、鍾繇,還有剛剛兵臨霸陵的曹洪,以及到達藍田的許諸始料未及。

但以馬騰之倒戈,就是讓原本保持均衡的平衡,以完成了巨大傾斜。不論涼州,繼而讓原本就有些膠著的關中戰事,充滿了巨大變數。

曹操早得知劉釜的弱點在於騎兵,遂讓曹洪率虎豹騎不少人馬來戰,可現在馬騰之畔,有了西涼鐵騎之助力,再結合益州軍步卒之力,長安能否守得住,關中之地,能夠藉機收回許都朝廷,誰敢保證?

反觀益州軍一面,在馬騰等人加入後,數日之內,迅速完成了對武陽、美功之奪,又在馬騰部將蘇安明投之下,拿得重鎮槐裡,直逼長安。

鍾繇連向曹洪和許諸求援,並親自率部於前線阻擋。

時下,鍾繇已經不敢過分依賴關中軍將,局勢之下,誰也不敢保證,會有人效仿馬騰等人。

好在曹洪所率的虎豹騎從霸陵而至長安,非常迅速,其親率大部人馬,幾乎是在收到鍾繇信件的當日夜幕,就到達了茂陵,也是與吳懿部交戰的前線。

上林苑之地,嚴顏與高沛部,同許諸,為爭奪杜陵,亦開始了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