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探討(第1/2頁)
章節報錯
“使君,成都來報!”
街亭,仲長統匆匆而入官舍,將一封成都急報,送入到了劉釜手中。
上之署名,正是留守成都的諸葛亮。
能以急報來稟,顯然是州府內部,於諸葛亮本人難以決策之大事。
劉釜正在翻看昨日鄭縣傳來的訊息,感嘆法正和吳懿之配合,相當完美。
趕在鄭縣城破前,急速馳援,並以俘獲曹操帳下大將許諸,打擊敵軍士氣之外,一掃潼關於馬超手中失陷後的不利局面。
事已至此,唯有竭盡全力將荀攸部趕出,奪回潼關,才能以潼關據守,掌握未來數年的關中大事。
想自出漢中至今日,局面多次改變,讓之戰略佈置,也是多次依照事態進行調整,而能發展成今日模樣,劉釜實際已經感到幸運。
畢竟,他從初期面對的敵人,乃是關涼軍閥,而今面對的,卻是曹操手下幾十萬雄師。
只是連綿戰事下,於蜀內的壓力可想而知。
他接過仲長統遞來的書信,指了指旁邊的案几,示意仲長統坐下相候。
隨之,劉釜將諸葛亮的親筆信開啟,看完之後,將信紙放下,眉頭皺起,望向正跪坐的仲長統,沉吟道:“公理,依汝之看,孝直與子遠,內防長安,外抵荀攸部之下,以結束關中戰事,大概需要多久?”
仲長統為劉釜所問,心中默做推測,隨即抬頭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今金城之韓遂,做困獸之鬥,問題不大。
武威等有馬將軍、伊將軍等人在,便是涼州無憂。
幷州、幽州之地,袁尚、袁譚各以組織兵力,為奪回冀州大部,各自從兩方,與曹操展開拉鋸戰,即是曹操所率之大部分主力,仍然無法抽身。
依照曹操先前之安排看,對關中的重視,實際少於他對於冀州和幽州之地的獲取。
左右,從數年前,以修建潼關,防守關涼大軍外出,即能看出,他以關涼地區形勢之複雜,暫未以之為發展根本。
反而,冀、幽之地,乃是其欲所獲者。
但在汝南、南陽、徐州多地,曹操之防備不敢松減。
尤其以荊州軍,於大將甘寧率領下,逼近宛縣,更讓局勢微妙……”
仲長統沒有直接表露答案,僅是慢慢道言,在劉釜認真傾聽的神色中,他繼續補充道:“遂而,以統之間,除雒陽方向,可能還有少部分援軍還會來支援荀攸部外,今下在鄭縣對峙的荀攸部,再無多援軍。
換言之,使君想要奪回潼關,阻攔許都朝廷部未來的入關之路,面對的敵人,唯荀攸當下所率之三萬人馬。
其中之最需要注意之騎兵,經過前番馬君所率之西涼騎兵對戰,還有近些時日之戰,連續消耗下,已非大患。
而以吳將軍和法將軍之部,外有龐將軍各部人馬在內,吾部足有六萬之眾,居於關中,兩倍之敵,加上吾部援軍戰力充沛,勢必形成碾壓。”
仲長統一頓,道:“遂,以統之間,關中之戰,必以半月之機分出勝負,甚至當下……”
仲長統話語未完,劉釜已經站起身來,看向外面升空的朝陽,道:“甚至看出關中大勢的荀攸,明面上排兵佈陣,以做對鄭縣等地的持續進攻之態,實際上,在看出己方後繼無力,我部人馬大舉到來,取關中艱難之下,於暗地裡,已經在默默考慮後退!
退一步,攜潼關以據守,更以助曹操,全力平定冀、幽、南陽之地,以連線豫,兗、青之所,形成統一整體。
再無後顧之憂下,方以再奪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