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出言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李典。
李典本人年少好學,通曉春秋大義。
先後擔任過潁陰縣縣令,離狐太守,這次為大司空曹操信賴,為裨將軍,這次正是同許諸一同北上。
兩日前的戰事,李典沒有直接參與,而是駐守藍田,在南陽遭襲訊息傳來後,當即前來面見許諸,並以說明時局。
許諸與李典的關係還算可以,先前李典保持沉默,是看出了許諸的內心交戈。
但在得失之間,李典比許諸看得更明白一些。
這也是為何荀令君讓南陽部馳援關中時,以李典為輔助,同許諸一道進軍之因,正以為互補。
便是荀彧將二人的性格摸得透徹,善於用人。
李典之言,讓許諸終下決心。
可就在大營準備往長門亭撤回,另以李典繼續回藍田組織守城兵士,後撤往藍田穀方向,與許諸之部人馬,展開犄角回防之勢時,前方斥候來報,益州軍再次殺來!
人數竟達五千!
許諸、李典等將,目光皆是一縮,益州軍竟再次主動來擊,來者不善耳!
“迎敵!”
益州大將高沛在接到劉釜的親筆手令後,正是擔心許諸會後退,若撤往長安,外加藍田穀大營的李典部,將讓益州軍防不勝防。
所以,趕在許諸還沒有撤離前,強迫許諸再與之正面交戰,正是高沛所念。尤其甘亭的另七百涼州停駐騎兵加入,讓龐德所領騎兵達到了千人,正是於許諸殲滅的好機會。
“殺!”
以龐德部所率騎兵,直接殺入了許諸的大營方向。
高沛的益州步卒,則迅速有效跟上。
上林苑的又一場大戰開始,整個上林苑都為血氣和殺氣所充斥。
遠在上邽。
韋康站在城池之上,望著四面圍繞的益州軍大營,眉頭緊鎖。
關涼的戰局,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即便上邽被圍,但益州軍並沒有阻斷外部訊息的傳入,大將馬虎甚至非常貼心的將各地戰況,每日整理成冊,讓人射上城池,供韋康、閻行等官吏檢視。
更有甚者,每日黃昏夜幕時,城外的益州軍大營內,數千兵士,還會異口同聲,向城內大喊,今日益州軍攻取關涼哪些城池,益州軍又取得哪些大勝云云。
便是城內軍吏,以韋康傳令,讓兵士和百姓勿要相信,但時間一久,加上遲遲未有援來,再有冀縣原守將杜飛等人,陸續被俘帶來上邽城下……
一件件事情之下,無論城外所喊真假,至少城內已經人心惶惶,私下議論頗多。
而見杜飛等將受降,還有馬氏部將來此助威,韋康很是清楚,他收到的奏報也好,城外的戰情“通報”也罷,大機率是真的發生了。
關涼軍閥的大規模倒戈,金城韓遂,關中援軍的遲遲未到,許都朝廷已經實際失去了對涼州的控制。
這些時日來,想來益州牧劉釜定然在加緊對涼州本地的安防部署,以消滅對抗之地,恢復地方吏治後,自會將目光放到關中。
關中之前景更為撲朔迷離,韋康非常擔憂,大司空曹操於情形產生誤判,進而錯過這次對關涼之地的攻取。
如果一定要在關涼和幽冀兩方戰線中,選擇一條主戰之所,在韋康看來,那毫無疑問是關涼。
尤其正面戰場見過益州軍將和普通士卒後,韋康更以產生了對益州大軍之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