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劉釜等人到達城郊之外二十里後,秦宓等人的身影,逐漸出現在了視線之內。

與之同行者,含今次同來的許都使蔣幹,全都伸長了脖子,望向來迎的劉釜一行人。

當下的劉釜,已然成為天下名人,而不僅僅侷限於一州之主,蜀地名士,初見者,無不好奇。

前番大朝會之後,更以天子之肯定,以益州使之決絕言談,傳遍諸州,士人之中,多以贊之,視之為真正能匡扶漢室之首。

至於今次受命而來的蔣幹本人,其人乃九江名士,於前歲夏侯惇進攻汝南、九江之地的劉備時,蔣幹攜家眷過江投奔曹營。

其人才幹卓越,尤以善辯,容貌更是俊美,曹操見之,直接召為司空府從事,而今正是來傳達許都天子封賞。

此外,曹操以之到來,亦不乏遊說之意。

袁氏未滅,從大局考慮,曹操並不希望劉釜由後攻來。天子提議之益州牧,曹操於大朝會結合多方面,並順荀彧之意,應之。實際上,也正是想表現出個人大度,以及與劉釜的暫時性和好。

劉釜早兩月多,得許都密報,早已看清曹操所想。

待解決了袁氏,曹操下一個目標,要麼是劉表,要麼是他劉釜。江東孫氏,內部本就亂成一鍋粥,九江劉備則缺失成事之機,非敵也!

所以,劉釜才於蜀內大力發展生產力,於農事、軍備等多方面先行佈置,以漢宗室、益州牧身份,招攬各種人才,做好了兩年後,與曹操正面衝突之準備。

外聯絡劉表、劉備、孫策,同樣是為了防止未來戰事,有人能從旁策應,減輕壓力。

可惜袁氏窩裡鬥,讓人生憾。即便劉表等人皆有信勸,他亦派出族兄劉杉親往周旋,輔助之阻擋曹操,然根據族兄劉杉昨日從鄴城送回之訊息,局勢正不斷惡化。

劉釜幾乎看到,袁氏,另有冀州世家內爭之下,是以難改變最終被曹操吞併之現實,諸葛亮同樣認為如此。

是以名望重於天下的袁紹一死,無人統一思想,無人壓制,佔據河北之地的袁氏聯盟,土崩瓦解,乃是大勢所為。

相反的則是曹營,蒸蒸日上……

便是於來迎的路上,劉釜還在思考這些問題。

看到秦宓等人近前,他才面帶微笑,收起思緒。

“宓幸不辱命!”

見劉釜率部親迎,秦宓當先下馬,一禮道。

劉釜也已下馬,雙手將之攙扶起來,道:“子敕於蜀外所行之事,早就傳遍天下,釜心甚是開懷!

我有子敕,當抵三軍!

今次歸來,子敕以大功,我已於府內備好酒宴,為眾人慶!”

旁人皆以為益州牧劉釜表揚的是秦宓許都之行。

同行帶著笑意的諸葛亮等人,卻是清楚。

劉釜所讚賞的,還有秦宓出使交州,以之三寸不爛之舌,加上劉釜贈予之條件,說得士氏於暗地投降,另有北上之路,秦宓親自代劉釜請得諸多賢良之士歸屬,亦為大功!

至二月末,像諸葛亮前次所薦之三人,除劉巴外,李嚴、伊籍在秦宓拜訪時,已有意動,按照諸葛亮收到的二人私信,二者皆已在交接手頭職務,打算來成都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