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魚復關,就是巴東郡之地,再有四日路程,一切順利即能成都!”

魚復關下。

一行幾十人,正在修整,望著雄偉的魚復關,尹黙指著前方道。

身為蜀人,尹黙和李仁於路上,便當著嚮導,沿途多於介紹蜀內風景。停留之地,更以同石韜等人談論時事。整個行程中,無多枯燥,且多生趣。

當下夏日將逝,秋意來臨,便是道路艱難,但毫在透著絲絲清涼。

常人言及蜀道閉塞,難以攻陷,正以如此,就如面前的魚復關,即有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這令身臨其境的石韜等人,無不感懷。

十多名士子,正在談論魚復關之地形,延伸到蜀內之治,忽見一隊兵士從魚復關內走出,直往眾人停留之地而來。

為首一名將領,臉上長滿鬍鬚,有八尺四寸之高,手持長刀,一身黑色袍鎧之下,顯得威風凜凜。

見此,旁人無不心生震動。

荊州之兵士,絕無此中之狀態。難怪益州牧劉釜之部,能於房陵之戰中,大破曹操帳下大將徐晃,並以兵敗徐晃,讓之狼狽而逃。

很多人見此,亦心生鼓舞,慶幸到來。

見將士之氣勢,足可見益州軍之士氣。有此雄師,益州牧劉釜又為漢宗室,當下執掌一州權柄,並已得漢中門戶,放眼天下群雄,袁紹之後,恐只有益州牧才能興復大漢,驅逐曹賊!

但看軍將來到石韜、尹黙等人面前後,下馬抱拳道:“賨軍校尉李正奉劉使君之命,前來迎接諸位士人往成都!”

賨軍!

這是同青衣軍起名之部,是以為益州牧劉釜嫡系親隨之部。

人數雖少,只有兩千人,但裝備與青衣軍看齊,更以為劉釜外出護衛之部。

而賨軍的大名,伴隨著青衣軍今歲時,大破劉璋主力,前番亦殺得徐晃丟盔棄甲,一併傳向了天下。

得曉是賨軍前來相迎護衛,石韜、尹黙等人,無不有種被劉釜鄭重對待,禮遇之感。

他們到來蜀地,於十多日前,只是為諸葛亮先一步去信說明。畢竟石韜等人,皆屬於蜀外士人,來蜀人生地不熟,衣食住行多需諸葛亮這位好友相助。

眾人之中,屬尹黙年長些,他當先出列,回禮道:“吾等謝過劉使君之安排,接下來之路,就有勞李校尉了!”

李正為人豁達開朗,其忙應道:“諸君客氣了!不僅是使君,便是軍師也有言之,讓正一路當盡心護送。

若是一路順風,諸君還能趕上使君之納娶之事。”

納娶?

石韜等人,只是知道益州牧劉釜早兩年迎娶益州大族景氏之女為妻,今次納娶,莫非是納妾?

見尹黙等人疑惑目光,李正身體挺直道:“諸君可能不知,使君今次正是納娶張氏娘子和橋氏娘子。

張氏娘子,正以為當今漢中張太守之妹,橋氏娘子出身揚州之所,亦是世家之女。”

聞此言,尹黙和石韜等人,皆忍不住頷首。

他們學思寬闊,自是一眼看出其中深意。

益州牧此次納娶妾室,當為聯姻之舉,漢中初平,得迎張氏女,可很好穩定漢中張氏,並以加強漢中士族聯絡。但納娶揚州士族之女,益州牧莫不是要將目光放到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