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大捷,全郡將收歸之訊息,如同一股颶風,席捲了整個益州,並往天下擴散。

益州人無不振奮,擔憂盡散去。

一月前,曹操進軍,關涼軍閥來襲漢中,後有州府軍陷入重圍的訊息傳來,蜀地之內,無論官吏,還是普通百姓,心中恐懼蔓延。

想到曹軍之兇惡,巴西、廣漢等臨近漢中之地百姓,甚至有收拾細軟,離家而逃之現象發生。

於地方留守長吏,如張松、孟琰等人安撫下,這等情緒略有緩解,但漢中一日未被州兵控制,曹軍一日未趕出漢中,便是戰事當前,百姓心中一日難有安穩。

而今,這種情況終於發生逆轉,當日間,成都城內,甚至各家各戶,燃放爆竹,以做慶祝。

七月下旬,吳懿、法正、泠苞三名大將,繼續保持戰略優勢,擴大各方戰果。

其中,在將關涼軍閥主力,以韓遂、馬騰所率之部擊退後,吳懿率部重新構建面向關中和涼州的軍事防禦。但因前次楊起之亂,影響未定,吳懿未敢用投降之漢中軍將,以州府兵為主,以做防守。

法正則是同閻圃,輔助張富,安定漢中民生,消除戰亂之影響。在此間,數千前,加入劉釜軍中的數千漢中降卒,當下以為州府正規軍之眾,也終於是正大光明的返回家園,於法正安排下,為統籌地方官寺,安頓民心,起到了重要之作用。

泠苞則是繼續於房陵之戰,並以孟達為主將,率三千人,四出鍾南山。

於七月二十八日,孟達計誘楊起,將之射殺,標誌著漢中之叛將基本伏誅。

同樣在七月下旬。

於袁紹病逝,袁氏內部矛盾爆發,將領謀士各為其主之際,曹操再將荀彧調回許都,以之留守京師。

並以程昱為東中郎將,領徐州牧,防備孫策、劉備,督徐、豫兩州中,共計六郡戰事,同荀彧一道,守衛後方大本營。

曹操本人,則以荀攸、郭嘉、許攸為從軍謀主,以曹仁、夏侯淵、曹純,曹休,樂進等二十多人為兵將,率這兩年來,徵召補充後的八萬大軍,幾乎精銳全出,出三路而攻黎陽。

袁氏震動,袁譚和袁尚二人於沮授建議下,並收到劉表、劉備、孫策等勸解之信後,暫時和平,聯手抗曹。

時間輾轉,到了八月初。

房陵一戰,徐晃糧草要道為泠苞截斷,在接連十多日的守衛後,又見荊州大將甘寧襲擊安眾,直逼南陽,南陽援軍受阻,大將夏侯霸因輕敵,為甘寧斬殺於新野!

值此之宛城情形嚴峻之際,雖有于禁、李典於之抵抗,但考慮到宛城的重要性,以及當下朝廷同袁氏戰局,以及前番荀彧於之書信所言,徐晃不得不退兵,以做回防。

同行離開者,包括背叛劉釜,到來且為徐晃相迎的龐羲、紀溫二人。

徐晃當夜一突圍,泠苞順利奪得房陵,於南鄭彙集而來的青衣軍,則在主將劉楓、馬虎率領下,於離開的徐晃以阻擊,襲擊兩百里,直逼武當。

今次初時,剛剛被調來,以防守劉表和漢中張氏的南鄉守將李典,得曉徐晃之危,大膽出兵,於劉楓戰於沔水之畔,武當山下遭遇戰,協助徐晃順利歸來。

劉楓見事不可為,丹水之地,又有曹軍大將於禁趕來,加上本部糧草線漫長,己方將陷入包圍之態,遂與馬虎商議後,果斷回撤往鍚縣。

順利回往鍚縣後,根據斥候之後彙報,劉楓和馬虎無不驚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