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共計半個時辰,劉釜戰於高臺之上,視線未曾遠離兵士。而其之一身甲衣,非常醒目,兵士見此,無不振奮。

在演武后的諸部,重新集結。

劉釜沒有離開,他未曾忘記,今日來此,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全軍動員!亦是決心宣誓!

以時間看,資中投誠之事,當下應該已經傳到劉璋耳中,如泠苞定已接手。

加上劉釜另外一些安排,劉璋出兵,是板上釘釘之事。

有前線之部做初期防守,但如後方之部,亦當通曉,策應補充。

青衣軍包括青衣騎,誠屬於劉釜調集的第一序列。

劉璋部屬,在過去兩年之小亂中,實力比趙韙亂罷,還有恢復,更有吳懿這等統帥於前線。

戰事一旦開啟,於南中軍而言,絕對是勁敵。能否在前線對抗和反擊中,取得勝利,對劉璋很重要,對劉釜同樣重要。

南中軍這兩年的訓練,確有效果,同蠻夷作戰,可以直接橫推,但劉璋手中州兵,屬於正規軍佇列,可不是南中蠻夷,亦非當年雍氏、孟氏之屬。面對州兵,南中軍實際更像“新兵”。

但憑前線近五萬人馬,借地利和人和,於法正、泠苞商議中,眾人一致認為,其中之戰,亦當為膠著之態。

身為主將的劉釜,並無挫敗感。人重在學會面對現實,尊重現實,面對己方弱點,才能改變自己。

故,想要破局,就需要一把利劍,直插敵人肺腑。

泠苞知道他這把劍,法正同樣知道。這兩名軍中左膀右臂,沒有提出任何反對,甚至多有配合,因為他們也知道,劉釜想要在南中基礎上,擁有更廣闊的天地,需要這把劍。

青衣軍就是這把劍,他要做的,就是在戰事爆發初期,敢於率先亮劍!

亮劍之前,自要學會磨劍。

北營即他磨劍之所,作為持劍之人,劉釜勢必會出現於軍陣之前。

時下,劉釜目光平靜,看著下方一個個面孔,帶全軍兵士安靜下來,只能聽到風聲時,方高聲道:

“見汝等之演練,我心甚慰!

有汝等,包括所有南中軍在,我等之家園,焉能不安定?

可是,今益州疲憊,劉益州多倒行逆施之舉,益州百姓難有安生,我亦為土生土長益州之人,此為我之痛也!

七日前,資中令及駐守之將,秉承民意而投,為安百姓,為承民心,我焉能不視之?

遂已使泠將軍而受,然,劉益州自我等兵士入南中平定以來,多有反覆,常有敵對,不以長吏而寬厚,其心多弱,常聽惡吏之言,引以為過。

今我為百姓,其多發兵事,此我所不欲也!

但,資中之後,就是我等之家園,若是有敵人攻來,我等當如何?”

青衣軍兵士們皆瞪大雙眼,主將與之資訊太過突然,很多人隱隱明白什麼,但目中無一懼怕。

青衣軍之訓練中,忠字當頭,何況其中待遇不凡,劉釜最後質問,就相當於激起了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