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數百舉行當面授勳完畢,劉釜又為陣亡將士,集體授予“金勳牌匾”,上書以“大漢將士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

以邀請之六名陣亡兵士家眷為代表,走上功勳臺受之。

即是未來,將立勳祠以祭奠大漢將士於平南之戰,以呈入祠堂之內,並有警示後人,南中安寧來之不易,更以告誡別有用心之人,南中屬大漢之土,有犯者,雖遠必誅!

至此,功勳臺之授勳,持續到晡時末方休。

幸好劉釜一早就食時,多吃了些,加上他注重鍛鍊,身體素質極佳,便是開四鈞弓,亦遊刃有餘。

而四鈞弓,當下正是漢軍之標配,等同宋之一石弓,明之十力弓。

反之,不論小半日時間,未有進食,即是站在此地,多有言語,個人恐也會吃不消。

只是現在,劉釜本人也多顯疲憊,但姿態依然從容。

授勳一結束,功勳之士的遊街再開始,此時天色尚白,未至日入。

便見滇池街上,觀禮之人未減,但亦有家庭,升起煙火,烹煮晚食。

劉釜坐馬車返回官寺,法正等於下等待之人,則再聚合遊街,同往官寺而去,參加黃昏之宴。

一個多時辰後,黃昏時至。

天色方暗,官寺內外,燈火璀璨,於功勳之士的宴請正式開始。

經過一個時辰的休息,劉釜精神早就恢復,換上了寬鬆之紗衣儒袍。

在之從官寺內而出,迎見功勳之士,另有賓客之時,能見內外歡呼聲不斷。

“將軍萬歲!”

不知是誰發出第一聲高喊,隨即各處都傳來“萬歲”之音。

萬歲,本意即為永存,將領百姓如此稱讚,是以表示主將劉釜以永存於心。

至宴開,聲音休止,然為功勳者,歡聲笑語亦不斷。

劉釜往來內外,與將士同飲,與賓客相談,無人不感之風度,不佩之真情。

今夜,滇池不眠。

南陽,隆中。

同是夜幕,也正上演著一場宴席。

即今日,諸葛亮與名士黃承彥之女黃氏正式定親,娶親之日為三月後,即冬十月初十。

好友石韜、孟建等一眾友人,無不來道賀。便是相識者龐統,水鏡先生司馬徽,另有相熟名士龐德公等人,包括兩名姊婿家,亦遣人送來賀禮,言之靜等諸葛亮之婚期,以便親至相賀。

但為黃氏和諸葛亮之婚事,即於隆中之所,無人不讚揚。隆中亦有傳言,當日諸葛亮於黃宅拜訪名士黃承彥,以為偶遇之,後黃承彥問曰:“問君擇婦,吾女可乎?”

諸葛亮以為“可”,親事遂成。

至於黃氏之名,便是沔陽之地,早有盛傳,黃氏為知書達禮之輩,更多才學。

諸葛亮近兩歲以來,於南陽之求學,先後等襄荊諸多名士之贊,亦為才子。

遂二人之婚事,以為天作之合,眾人紛紛看好。

倒是白日宴請畢,黃昏宴者,僅為石韜、龐統等來賀之同齡人,另有弟弟諸葛均作陪。

諸葛亮不僅酒品不錯,酒量亦是不錯。

在龐統等人連番與酒,十幾杯酒水下肚,面色未改,亦未讓弟弟諸葛均代酒。

卻是龐統臉頰泛紅,連連擺手,帶著落魄之意道:“孔明之酒量,非吾等所能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