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效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早數年,從左棟於信處,初聞蒲漣之子蒲元之名,劉釜即有懷疑,其人莫不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匠工蒲元?
無論是《太平御覽》,或姜維之著《蒲元傳》、《蒲元別傳》,陳壽之《三國志·後主傳》中,皆為此間人物推崇至極,以為蜀漢“大國工匠”,言之熔金造器,特異常法。
記載中,蒲元於蜀漢時,於斜谷之地,為諸葛亮造刀三千口,以譽為“神刀”,其之鍛造,以為當時之蜀漢之軍標配。
且蒲元不僅僅擅早軍械,匠法想通,於農器亦有涉略,以杜佑之《通典》,張澎之《諸葛武侯文集故事製作篇》皆有詳述,其中“木牛流馬”當為其人實創。
至去歲時,蒲元入蜀,與其父同為安夷官寺做工,而後收到蒲家父子精心打造之刀劍,劉釜方曉名不虛傳!
此間蒲元,乃是未來的“刀神”蒲元。
僅是去歲至今歲暮春,於旁者匠工輔助下,採安夷、羊山、採山多地礦藏,以為熔鍊鍛造,蒲氏父子即鍛造長刀兩千口,以為數年之最!
另有甲三百副,前番全部裝備安夷軍,此亦為安夷軍能於平孟氏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關鍵。
對於蒲氏父子,劉釜自是敬重有加。
器具者,以為成事之關鍵,此間包括蒲氏之匠工,亦為另一打助力。且只有將軍械諸事,牢牢掌控己方之手,方不會受制於人,更可供養大軍。
而在見未來之神匠下拜,劉釜忙伸出雙手,以將之扶起,感懷道:“君與蒲公早數年入蜀,以為縣寺效力,今次能得速而平叛者,除將士外,君與蒲公等,功勞以為最爾!
此中之於功勞,不知挽救多少漢軍性命,我之於所為,與此相比,不甚言談,君勿要多禮!
匠營初設,後續諸事,勞君與諸君等多矣。且見君之年紀,與吾相近,又得蒲公真傳,將來必名揚天下……”
為劉釜讚揚,拉著漆黑的雙手,蒲元激動不已,平添了幾分忐忑,顯黑的兩腮,微微泛紅。
這便是斬萬之叛軍,以平南中,世人皆知之的平南將軍,大漢名士?
而今之於面前,毫無架子,真如鄰家之兄長,以噓寒問暖爾。
吾蒲元多受之恩,家眷亦因之相助保全,如阿翁之言,此恩當以報也!
其人匠工技藝皆傳承於其父,但人性格耿直,言語無忌,否則當日也不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但看劉釜之溫和,蒲元心中便因見平南將軍的緊張之感,幸在漸漸消失,感動之餘,後急忙再下拜,回道:“誠謝將軍認可,蒲元必為將軍死效!”
待見如此,劉釜忙再將之扶起,道:“君等之於相助,釜銘記於心。不需君與諸君之死效,願平安無憂以督造,助大軍以保家衛國,安定天下,此當為功勳也!”
與蒲元相聊不久,劉釜沒有冷遇他人,迅速見禮其餘諸匠,其一為成建者,擅長督造弓箭,另一為朱悅者,擅造盔甲,與蒲漣一樣,皆屬於大匠行列。
早先於府中,劉釜就已經瀏覽過匠籍,上有於個人容貌年紀敘述,加上他記憶超群,過目不忘,遂於每個人都能叫出名字,並說明其中家庭情況,讓人皆有種受到重視之感,以為效命。
尤其成建,年亦過五旬,當日本為呂氏效力於哀牢,以作督造軍械。因呂氏一破,其亦被俘,但名聲於外,第一時間進入劉楓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