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蔣濟(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潁川戰事而言,徐晃這次來犯,同前次曹仁作戰完全不同。
曹仁當時左右兩翼,已經為荊州大軍牽制,遂左右為難,兵進緩慢。而此番徐晃之兵力,就如同一拔利劍,仿若甘寧前次拿許一樣,並無退路。
徐庶、甘寧、張繡、魏延等將,皆能看出,以曹營內部命令,徐晃別無選擇,故才如此冒險。昔日他從甘寧手中,丟失了南陽,導致了今日之果,再次領軍,恐是不計傷亡,也要將許都奪回,又藉助陳留之兵力,形成一個豫州內部的抗荊州軍鐵三角。
戰事之急促,許都官署內,徐庶已經連續兩日未有睡好覺。
甘寧不在,各方軍事調動之權,盡掌於手,沒有喜悅,反而是巨大之壓力。
時已中午,就算吏舍的飯食已經做好,許都城內全是飯香。
但徐庶仍趁著午食時間,召集眾人,將甘寧送來的戰況,告知於手下幕僚,指著地圖,神色說不出的疲憊:“吾等這次中計了!
曹軍竟未兵襲陽城,來戰武關,看來曹軍在河南之戰事,仍不願放棄。可惜士元當日親率之部,為曹軍提前發現,不得退守同孝直匯合,至此圍城之戰爆發,導致軒轅關遲遲未取。
否則雒陽早拿下了!
且看去,曹軍雖從大局上,連丟城池,但戰力仍是威猛……”
軒轅關又名娥嶺關,乃是雒陽東南部之險要關卡,兵家必爭之地。
曹軍以退為進,借力打力,謀劃如此完美,連戰事經驗豐富的甘寧,還有他與眾人都虛晃一矛。
徐庶第一時間想到的,正是荀攸。
從曹營內部傳來之訊息,有聞荀攸受曹操猜忌,只怕是另有原因。
原荊州州府主記掾,而今徐庶手下的軍司馬習禎眸光微動,於案几側,他指了指旁邊的幾個方位,道:“將軍,依吾看,曹軍之攻勢,大不同於甘將軍當日,利弊共存,此時長社雖說吃力,但若能趕在明日天明前,大軍至此,截斷退路。
另從養陰裡調出一路,或可破這曹營之謀,後以優勢於吾軍,甚至能借機拿下軒轅關!”
徐庶聞此,將習禎所道幾處,連成一條線:“文祥所言然耳!
曹孟德這是打算背水一戰啊!
來給文長去信,讓之將陽翟兵力,調出四千人馬,從東北而上,放棄輜重,一定要快,同甘將軍之部,一道攔截徐晃於洧水,一定要快!”
徐庶安排完軍務,習禎等將領幕僚,還沒來得及散去,一名吏員手持名刺而入,于徐庶耳邊輕聲道:“徐君,有人來拜訪,其言之有助吾荊州軍,大破曹軍,以取陳留,並敗敵將徐晃之計!”
徐庶有些驚疑不定,他接過名刺,將上面的字跡一掃,輕咦道:“蔣濟蔣子通?!”
……
“而今看許都城內兵員調動,只怕荊州軍在前線有些失利!
不過,無論魏王派出何等將領,今看潁川防衛,也難復耳!”
“君子不是道言,魏王還有機會嗎?”
“此機是有,但可惜以朝廷內部困憂,另據吾途中觀察,魏王當是退了一步。
這一步退啊!朝廷便不會再做全力之收復,豫州、河南、乃至於幽州大部,多處未劉益州所取,難以改變。
魏王在等機會,劉益州何嘗也不是再等機會?
實或不遠,兗、冀之地,必生大戰。吳王又是蠢蠢欲動,這天下之變局所定之時,也就這數年也!”
從九江而上,已至許都官署外之人,正是聞名江淮之地計程車人蔣濟。
早兩年時,蔣濟就為九江郡府所召,擔任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