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定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王以為如何?”
於世子曹丕召心腹幕僚討論將來局勢時,河內郡修武城,也喚作南陽城。
魏王曹操同樣在召集幕僚,討論戰況局面。
出言之人,是初夏時,接替楊修職位,而擔任丞相府主薄的劉曄。
劉曄乃是淮南成德人,早年仕於江東,後隨於揚州判斷的劉勳,一道投奔了曹操。
劉曄年輕時,即有才名。在曹操手下,也時常受之召見,數年前,曾擔任過沛國相,現能再入魏王府,幫曹操處理要務,多虧了他這兩年的一些軍機建言,給了曹操很大幫助。
就在方才,劉曄論道了河內、河南戰情,及豫州戰況,也是對前數日所議軍事的補充。
曹操所請幕僚議事,恰正是為此。
但他沒有第一時間頷首,而是看向荀攸:“公達可還是有些話說?”
荀攸自被從前線撤下,料理後方諸事後,並未表現出任何怨言,相反,盡職盡責。
念及這兩年人才之流失,另有荀攸處事穩妥,曹操漸漸收攏了疑心。
洛陽遭圍,河內危機,他親臨之後,亦讓荀攸隨行,與劉曄等人一道,協助處理軍政之事。
可惜內政諸事,曹操每有困惑,不免想起荀彧。軍務之事,難免念起在幽州戰事時,大放異彩的郭嘉。
時下於官舍內,曹操在問詢荀攸等人時,思緒卻是有些飄忽。
“回魏王,子揚之所論,攸以為可矣!
藉助地勢,河內藉此,又有兗州大軍,另有聯絡的涼州羌人,足可讓法正軍手忙腳亂。
吾軍現今已連線洛陽,足可協助而退,避關中軍之鋒芒,將河陽、滎陽等地,連成一片,防備關中軍之輩。
此間最重要的,還是新鄭聚集之軍,能否又一戰奪回潁川以北大部,豫州勢微,荊州軍攻勢猛,但絕不能就此輕易丟失,否則兗州就會失去屏障,這於朝廷而言,是不可放棄之所。
但正如子揚所言,荊州軍士氣正旺,還是要做好陽武一帶,兵事建設,藉此分割守衛!”
聽荀攸說道“潁川”二字,曹操沉聲道:“潁川!甘興霸!
這次乃是公明領軍,若是拿不回潁陰,那就算是奪回來的新鄭等地,也將難復。
暫且如此罷!”
議事完畢,各幕僚打算領命離開,協調各軍處事。
荀攸、劉曄兩人,則是主動留下。
曹操知之有事說明,當先往書舍而去。
在落座之後,僕從方端來茶水退下,荀攸沉吟片刻,即起身將一封奏表從衣袖的口袋中拿出,雙手呈送於曹操,道:“曹公,此為吾同子揚等肺腑之言,請公以大局為重!”
曹操鋪展開來,眯眼一掃,忽的沉默下來。
……
潁川,許都。
今日的氣氛,確實有些緊張。
倒不僅僅是傷病痊癒,再率來戰的曹營大將徐晃,分多路又來取許。
許都城內,則是另有事務,讓人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