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收尾(第2/2頁)
章節報錯
司馬懿很少露出這等鄭重的神色,不知為何,見之模樣,曹丕竟沒由來的有些緊張。
隨著同司馬懿的交深,尤其關於謀劃諸事,在之看來,此間的司馬懿當屬頂尖之數,於荀彧、許攸之後,也怕有此人相輔朝廷,或以為天意。
“先生請講!”曹丕前傾身子,認真問道。
“從幷州、關中戰事起,魏王於戰情判斷,就出現了錯誤。這等錯誤,初期尚不明顯,但隨著戰況持續,劉季安之所治,民生物資積蓄,另有兵員之眾,持續發力,如同一條不會乾涸之河流。
故於中期,吾方之於劣勢,逐漸顯露。
不但如此,且看數年之前,朝廷能以多次大勝,乃是用人,可惜而今,物是人非,朝廷之人才統將凋零,以至於人心背離,是另一處,難以改變之問題。
事已至此,劉季安的下一個目標,於司馬懿看來,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吾等要轉變方向,如戰事諸事,不能從當下的被動,繼續下去。”
曹丕認真的聽著,他能看出,自己信任的司馬懿,話語間,頗有些對他父親曹操,於這些年作為,尤其關乎幷州、關中戰事的不滿情緒。另外,也不乏對荀彧等人之死,所生之惋惜。
這些話,司馬懿沒有必要向他完完全全地道出,但卻是說了出來。
故而,也恰是表明,朝廷之內部危機,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可不僅僅是多面遭受劉釜部將來戰那般簡單,這是對朝廷根基之震動。
其中問題,主觀上,難道真是當今的魏王,並於曾經,有一統北方,復興漢室,他的父親造成的嗎?
曹丕並部全部認同司馬懿之推論,但在遭遇波折後,眼前實實在在的失敗,卻是難以磨滅。
他一時間想到了很多問題, 直到司馬懿下一句話道出,才讓他真正重視起來。
“其中問題,魏王乃是雄主,少之挫敗下,自然看清了劉季安之於底氣,在一些得失方面之較勁,反而會讓朝廷更亂。
遂而,如世子方才所問,魏王而今是要收尾了!”
“不但如此,朝廷自許都丟失,天子血書再昭告於世,地方之於亂生,從本質看去,乃是一些之反擊,魏王亦然明白。
故此,吾所見之,只要魏王完成前線佈置,能以穩住劉季安,朝中多將迎來大變!”
司馬懿後一句話,於旁人聽去,多少有些雲裡霧裡。
但曹丕接手事務眾多,很明顯了聽出了更多意思。
許都之失,天子劉協的血書,再度問世,所謂之“朝廷”,該反對他父親主政之人,差不多該反完了。
與其說今下的朝廷,乃是“漢廷”,不如道之為“曹廷”。
所謂之大變,不外乎改朝換代,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正需收歸人心時。
曹丕還在沉吟,一名侍從請入,看了眼旁邊的司馬懿,低頭通報道:
“世子,舍外朱君、吳君請見!”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