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北征(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南陽戰局,傳到鄴城時,一年來,統籌朝中軍政之事,略過天子,以做獨斷的曹操,將徐晃送來之信,細細研讀。
隨即,叫來了楊修、鍾繇等幕僚,前來議事。
祭酒郭嘉,則於二月以來,陷入持續昏迷之態,想到過往幾年前,常有郭嘉、荀彧等人於側,萬事不決可以問之。
今卻是隻剩下少許,或因志向,於暗處分道揚鑣,曹操不免感傷。
“南陽之地,甘興霸出奇兵,而行奪取,或是徐元直出謀劃策,志在潁川。
而以豫州危機,情形之下,吾於關中和幷州交戰之態,只怕越加困苦。
誰又能曉得,劉季安在幷州、關中、荊州之所,準備如此周密。
便是孫伯符之部,也為之擊潰,不得已而退之。
此即為乃翁之失也!
未曾想荊州戰情,會如此急轉直下。
不知應對甘寧之軍,保衛後方,併為南陽吾方提供助力,爾等可有人選舉薦之?”
曹操目視眾人臉色,發現想今歲被召來鄴城、並以委任尚書令的鐘繇等人,在面對他所言的不利局面時,皆以面色從容,心中一定。
今,他同劉釜交戰,正是火熱關鍵,南陽情形,更是牽動所有人的心,如何應對,非常考驗人。
鍾繇、或是楊修等人,各以奇才,處事沉穩,在此方面,看來早有腹案。
見舍內眾人,一時未有主動起身者,鍾繇當先建言道:“南陽關乎潁川,更是許都,天子安危,甘興霸來勢洶洶,但以徐將軍準備充分,前期失利,只要沉穩阻之,此中憂患,並不足以成為大患。
至於安穩潁川,豫州,此中人選,吾願向公舉薦荀君!”
鍾繇一開口,就將荀彧再次推到了案上。
從去歲開始,荀彧漸離中樞,雖有朝廷虛職,但多於家舍修養,閉門不見。
這次再舉薦之,不顧及曹操的猜忌,鍾繇可謂是冒了很大風險。
誰都知曉,在關並戰事開始前,荀彧乃是最為反對曹操稱公之人,以至於兩人分道揚鑣。
戰事開啟,曹操為團結朝廷內部,暫緩行之,可依之性格,既已表露,又豈會放棄?
荀彧安能允許?
這時再讓荀彧主豫州後方,以做啟用,關鍵還要考驗曹操本人的胸襟與信賴,還有荀彧本人之所願,兩者可會互相退步?
且觀之,以鍾繇所薦,能繼續守安鄴城者,實唯以荀彧最是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