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魏王(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氏之言,為司馬懿開啟了一扇新大門。
大丈夫生於世,何以顧慮重重。從為曹操脅迫,踏上曹營這條船後,便註定了可供選擇的道路。
公侯之爵難以滿足,曹操欲要稱王,順之其意, 他司馬懿定然會得到大用,且以消除猜忌。
只是曹操往前一步,漢天子的名分就會弱上一份,他司馬懿以個人之力,終無法阻擋,身在曹營,唯順應大勢而已。
將來,將來誰能言之清楚?
“細君之策,果解吾之憂也!”司馬懿同坐於床榻邊, 緊緊握著張氏的手,由衷讚賞道。
張氏喟然道:“董卓之亂以來,天下紛亂已久,終需人匡扶,曹丞相初時,顯露王霸之氣,故以天下人投之,以為漢室正統。
可惜大漢在變,曹丞相在變,人心在變。
昔日,韓信可忍胯下之辱,而成大事。
今日,夫君身於曹營,先以順服,將來又如何不可成目標。
夫君之才能智慧,乃妾身仰望, 妾身自是信也!
而以妾身現下所言,也只是一計, 可緩夫君之患罷了。
但為來日朝中情形之變,妾身相信,夫君必會迎來新之機遇。
畢竟,玄德公,劉荊州,袁大將軍……無數人傑先後逝亡。
換言之,曾於幾十年前,叱吒風雲之人物,正在老去,曹丞相亦如此。
大漢之來日,故於夫君等人之手,何愁一時潛伏。”
妻子所言,於腦畔迴盪,司馬懿之目光,正是越發堅定。
舊的人,終極會老去。同曹操相比,他司馬懿更是年紀優勢。
這麼一想, 許都朝廷,或者說他司馬懿, 最終之敵人,非是當朝丞相曹操,而是劉釜、孫策也!
至於曹丕,這位曹操百年之後,最受矚目的繼任者,司馬懿於之越熟,越感之才華。
但是,曹丕左右不是能於現今馳騁天下的曹操,也成不了其父曹操!
司馬懿左轉額頭,微微而笑:“當年,太祖成大事,有蕭和佐謀。
眼下吾司馬懿正是憂困之時,有細君相助,善耳!”
這話剛一停下,以司馬懿讚美,張氏臉蛋於燈火下,顯得紅潤動人時,一道呼喚聲,於舍外傳來。
“君子,胡君前來拜訪,正於外求見!七君子和八君子,正在作陪,特命小人來稟!”
司馬懿聞言,眉色一動,起身道:“是孔明來了!
一月即有書信,不曾想孔明今日已至。
細君且做安息,為夫出去相見!”
司馬懿口中,表字孔明者,當然不是遠在成都,輔佐劉釜的諸葛亮,而是聞名天下的著名隱士胡昭。
作為司馬防之次子,司馬懿早年又是才學英姿不凡,與許多人交好。胡昭正是其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