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戰(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谷隑出乎景豐預料的是,明知趙雲所議,會讓本方人馬同孫權部眾對抗中,加劇傷亡,吳班卻是給了同意。
隨後出言的高順等將,亦表贊同。
景豐算是看明白了,守於荊南的本方將領,在去歲戰事開始後,依照成都所令,選擇被動防守,心中早積累了一團戰火。
這團戰火,伴隨著南中軍從交州加入而援,另有巴地兵力,出蜀繼續援往江夏,絕對兵力和局面下,無不想借此大戰一場。
人心之所願,士氣之所盛,也非他景豐所能阻擋。
或者,這也是成都的妹婿劉釜所盼。
景豐不由得想起,前日收到的成都來信中,妹婿劉釜信末所書:治軍之事,不僅在於訓練,更在於實戰,兵鋒所向,能打勝仗,才是強悍之師。
荊南軍從未在正面戰場,大舉迎戰江東軍。
而這次面對孫權之部,足可看成一次向江東發起進攻的演兵之戰。
孫氏號稱十萬之眾,可以擋乎?
當日間,于軍議結果下,以臨湘為中心,正式向荊南各部,下發了四日後的反擊作戰事宜。
荊南的後勤等多方面保障事宜,全都依照計劃展開。
吳班、趙雲、高順等將,則是各往要地統兵。
正月初九,趙雲兵出湘鄉,奇襲重安之地的江東軍北大營,斬敵上千,由此拉開了向江東孫權部反擊的序幕。
正月十五,重回荊州的徐庶,先往襄陽拜會了劉琦,同荊州州吏,商討了當下情況的荊州戰事問題。
隨即,為劉琦所任,開始與州吏一道,統籌調動荊州州兵,彙集益州軍,分往三方戰場。
於此下,荊州戰場,但因江東軍的奮力抵抗,以及荊州聯軍的全力反擊,陷入了白熱化狀態。
容陵,也是從一月中旬以來,荊州聯軍同江東軍爭奪的關鍵所在。
江東大將蔣欽,果不虧之名望,就算面對荊州聯軍的數路來戰,其人憑藉從便縣和攸縣調集之部,共上萬人,挫敗了荊州聯軍的奪城之勢。
但隨著益州主力到來,以及那些多加改造的攻城器械,容陵陷入到了岌岌可危的狀況中。
年過四旬的蔣欽,今日沒有於城內,召集手下部將,商談要務,而是身著黑色盔甲,親自走上城頭,鼓舞士氣。
蔣欽身形挺拔,面方正頗具威嚴,跟隨孫策十幾年間,於之平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開始,就立下了無數戰功。他雖然沒有同周瑜等人一道,為孫策列為大都督之屬,但身為討越中郎將,這些年來,於孫氏內部,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孫策將之從會稽郡調來桂陽,輔助孫權,安桂陽勢態,正是極具信任的表現。
然,望見城下荊州聯軍來犯之勢,沉穩有毒的蔣欽,少有愁眉苦臉。
“將軍,大都督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