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暴(第1/2頁)
章節報錯
荀攸數言,不需明示,婁圭即明白荀攸為何做此安排了。
自滅袁氏,得取冀、幽之地以來,曹操的野心逐漸趨向於實質之內。
以其本人才能出眾,手下幕僚將領眾多,箇中的目標, 越發堅定起來。自然而然,對一起朝中反對勢力,亦是動用起強勢手段,便是為了將朝中大權,牢牢把控於手。
在面對關並戰事中,曹操之目的, 不言而喻,即是竭盡全力取之, 對於內中兵力消耗,並不以為然。
就算是荀攸從旁勸告,作用也變得微乎其微。
丞相曹操,非是劉表,亦非袁紹,在相關戰略問題上,有著個人堅持。
比如早在鄴城時,荀攸所建言,躲避關中軍鋒芒,藉由幷州戰事,不斷消耗關中軍力量,最終策動南陽軍,完成對關、並的統一出擊戰略,在曹操看去,時間拖得太久,心中不滿下,才有了後手安排,如以路粹同行督戰。
婁圭為荀攸點醒, 知其中真相, 嘆息一聲,又問道:“丞相於關中戰事激進,軍師於此,可是認為,吾部於此,多半討不到好,甚至會為關中軍而擊敗,進而還會影響到河南之地的戰局?”
婁圭的聲音,伴隨著風聲,吹到荀攸耳中,其短短几句話,讓荀攸想起多年前,他為曹操禮遇之態,心中實則有些悲切之感,這種情感,單獨面對婁圭,這位相識多年的軍將,恰逢此時機,不覺抒發出來。
荀攸緩慢道:“吾軍於接下來的關中戰事,會否敗之,並不能確定,實以調來之部,在面向潼關、長安戰事中,至少不會讓法正軍討到好處,畢竟此番丞相,乃是下定決心,從青、豫之地,調來的主力。
這些兵力,加上冀、幽大軍,同時展開兩處戰事,且不為過。
唯一讓吾憂心的是,兩方戰事開啟,後方之百姓,只怕越加艱苦,以一月計,十餘萬大軍於前線,加上途中補給,其中消耗,絕非泛泛之數。吾等需知,青、豫兩地,去歲之蝗災,尚未減緩。
而因戰事,地方之賦稅必然會加重,長此下去,說不定後方會生亂也!
堅持戰事,無視後方危情,正如動搖國本,此正是吾所憂也!
可以當下丞相心中,唯有眼前勝負……”
婁圭不僅于軍略通曉,早年於地方為吏間,亦知民生情況。
荀攸的意思很顯然,他反對曹操在幷州戰事外,調集所有豫、青多地人馬,打一場並無絕對勝負之戰,並不符合朝廷的整體利益。
而以丞相曹操,看到益州牧劉釜於並、荊之地的擴張,驚懼之下,遂又不得不行此事。
兩方望去,從不同的角度各有道理,就是婁圭轉換角色與思路後,難免沉默下來。
凡事有得多有失,軍師荀攸同丞相曹操,於朝廷進軍方面的分歧,包括他本人於此間的一些反對,可不正是表明朝中內部一些分裂。
左右看去,還是因為丞相於歲春以來,對朝政的大範圍專權,以及對朝中漢臣的破壞,使得人心於明面看去尚算團結,但於暗處已經出現了裂痕。
此亦為曹營內部之裂痕,他婁圭又能做何選擇?